(课件网) 人教版九上 数学 同步课件 1.探索并证明切线长定理. 2.了解三角形的内切圆、内心的概念. 3.会运用切线长定理进行计算与证明. 4.能用尺规作图:作三角形的内切圆.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已知⊙O和⊙O外一点 P,你能过点 P 画出⊙O 的切线吗? O. P A B 我们发现,过圆外一点可以作圆的两条切线,那么这两条切线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作图依据: 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如图,过圆外一点P有两条直线PA,PB分别与☉O相切,经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上,这点和切点之间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①切线是直线,不可度量; ②切线长是切线上切点与切点外另一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可以度量. 温馨提示 P O A B 探究 如图,PA,PB是☉O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 在半透明的纸上画出这个图形,沿着直线PO将图形对折,图中的PA与PB,∠APO与∠BPO有什么关系? PA=PB,∠APO=∠BPO.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证明一下这个结论. 证明:如图,连接OA和OB. ∵PA和PB是⊙O的两条切线, ∴OA⊥AP,OB⊥BP. 又OA=OB,OP=OP. ∴Rt△AOP ≌ Rt△BOP(HL). ∴PA=PB,∠APO=∠BPO. P O A B 已知:如图,PA,PB是☉O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 求证:PA=PB,∠APO=∠BPO. 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PA、PB分别切☉O于A、B PA = PB ∠OPA=∠OPB 应用条件: 数学语言: ∵PA、PB是☉O的两条切线,A,B为切点 ∴PA=PB,∠APO=∠BPO P O A B 归纳总结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任意一点总可以作圆的两条切线 B.圆的切线长就是圆的切线的长度 C.过圆外一点所画的圆的两条切线长相等 D.过圆外一点所画的圆的切线长一定大于圆的半径 C 思考 如图是一块三角形的铁皮,如何在它上面截下一块圆形的用料,并且使截下来的圆与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切? 分析:要作的这个圆的圆心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都等于半径,而我们以前学过,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个点到三条边的距离都相等. 已知:△ABC. 求作:和△ABC的各边都相切的圆. M N D 作法: 1.作∠ABC 和∠ACB的平分线BM 和CN,交点为O. 2.过点O作OD⊥BC,垂足为D. 3.以O为圆心,OD为半径作圆O. ☉O就是所求的圆. A B C O 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这个三角形叫做这个圆的外切三角形. B A C O ☉O是△ABC的内切圆,点O是△ABC的内心,△ABC是☉O的外切三角形. 归纳总结 例2 如图,△ABC的内切圆⊙O与BC,CA,AB分别相切于点D,E,F,且AB=9,BC=14,CA=13. 求AF,BD,CE的长. 解:设AF=x,则AE=x. CD=CE=AC-AE=13-x, BD=BF=AB-AF=9-x. 由BD + CD=BC,可得(13-x)+(9-x)=14. 解得 x=4. 因此 AF=4,BD=5,CE=9. 变式 如图,△ABC,AC=3,BC=4,∠C=90°,☉O为△ABC的内切圆,与三边的切点分别为D、E、F,则☉O的面积为_____(结果保留π). A C B E F D O π 解析:连接OE、OF, ∵AC=3,BC=4,∠C=90°,∴AB=5, ∵☉O为△ABC的内切圆,D、E、F为切点, ∴EB=DB,CE=CF,AD=AF,OE⊥BC,OF⊥AC, 又∵∠C=90°,OF=OE,∴四边形ECFO为正方形, ∴设OE=OF=CF=CE=x,∴BE=4-x,FA=3-x, ∴DB=4-x,AD=3-x, ∴AB=AD+DB=3-x+4-x=5,解得x=1, 则☉O的面积为π. 求三角形内切圆的问题,一般的作辅助线的方法为: 一是连顶点、内心产生角平分线; 二是连切点、内心产生半径及垂直条件. 温馨提示 例3 如图,在△ABC中,∠A=76°,点 I 是△ABC的内心,求∠BIC的度数. A B C I 解:连接IB,IC. ∵点 I 是△ABC的内心, ∴BI,CI分别平分∠ABC,∠AC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