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单元考点专练 知识点1 温度和温度计 1.温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摄氏温标规定: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定为。 【答案】 冷热程度 沸水 【知识点】温度的定义 【详解】[1]根据温度的物理意义可知,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摄氏温度的规定中:标准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沸水温度是。 2.下列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利用了液体的 性质;将不易观察的温度转换为容易观察的 ;液泡越 (选填大或小),内部管子越 (选填粗或细),测量越精确。 【答案】 热胀冷缩 液柱高度变化 大 细 【知识点】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 【详解】[1]常用温度计(像实验室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里的工作物质一般是水银、酒精等液体。当温度变化时,液体受热会膨胀,遇冷会收缩。比如温度升高,液体体积变大,就会在温度计的玻璃管内上升;温度降低,液体体积缩小,液柱就下降,所以利用的是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2]温度的变化本身不容易直接观察,而液体热胀冷缩产生的液柱在温度计玻璃管内的高度变化很直观,这样就把不易观察的温度,转换为容易观察的液柱高度变化,方便人们读取温度数值。 [3]液泡是温度计中储存液体的部分,液泡越大,里面容纳的液体就越多。当温度有微小变化时,大量的液体因为热胀冷缩,体积变化量相对就大。例如,同样升高,大液泡里的液体膨胀的体积,比小液泡里的液体膨胀体积要大,能让液柱高度变化更显著。 [4]温度计内部的管子越细,液体体积发生一点变化,液柱在管子内上升或下降的高度就越明显。假设管子很细,液体体积稍有膨胀,液柱就会上升较长的一段距离;要是管子粗,同样的液体体积变化,液柱高度变化就不明显,难以精确判断温度变化。所以内部管子越细,测量时对温度变化的反映越灵敏,测量就越精确。 知识点2 摄氏温度 3.摄氏温标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 ) A.120℃ B.100℃ C.36℃ D.0℃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 【详解】水的沸点与大气压大小有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上物理课时,我们感觉舒适的室内温度约为( ) A.25℃ B.80℃ C.0℃ D. 【答案】A 【知识点】常见物体的温度 【详解】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6.5℃,室内让人感觉舒适的温度应比人的体温低一些,约为25℃,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知识点3 温度计的使用 5.下列利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温度计的使用 【详解】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一是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二是温度计玻璃泡进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三是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 A.图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故A错误; B.图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故B错误; C.图的玻璃泡全部浸入到被测液体中,且没有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故C正确; D.图的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入被测液体,故D错误。 故选C。 6.指出右图中温度计使用的两处错误: (1) ; (2) 。 【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2)视线没有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知识点】温度计的使用 【详解】(1)根据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步骤和方法,先要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从而选择合适的温度计,然后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底部和容器壁,待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由图可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这是错误的。 (2)由图可知,温度计示数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液柱上表面相平,会造成读数误差,故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