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思考1:近代(15世纪)之前的对外贸易具有全球性吗? 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 思考2:世界市场=全球贸易网? 15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20世纪 20世纪90年代后 世界市场 新航路开辟 早期殖民扩张 初步形成 拓展 第一次 工业革命 最终形成 第二次 工业革命 全球贸易 初步 发展 深入发展 曲折 发展 突飞 猛进 知识回顾 两次世界大战 ———冷战 新航路开辟 早期殖民扩张 两次工业革命 冷战结束 世贸组织成立 1.背景:①新航路开辟;②早期殖民扩张。 2.表现: ①商品数量种类:大大增加;(欧洲市场新商品?) ②商业经营方式:股份公司出现与发展;(列举) ③商业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④商业新兴强国:英国、法国、荷兰等崛起。 3.影响: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任务:结合三则材料与所学,概括资本原始积累阶段世界贸易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新航路开辟后(15世纪末-18世纪) (2024·杭州二模)材料二 17世纪初,中国瓷器初抵欧洲北部的时候,价格高到大部分人都买不起。但1631年笛卡尔惊叹,阿姆斯特丹是“货物无奇不有”之地;十年后,走访阿姆斯特丹的英格兰人说:“不管是哪种地位的人家,家里都有很多中国瓷器”“不计其数的店铺群和在那城市前方往来不断的船只,放眼现今全世界,阿姆斯特丹无疑是最繁忙的地方,这城里的人无疑最热衷于经商者”。荷兰人格劳秀斯认为:“土地、河流以及属于一个国家的海洋的任何部分都应该向那些有合法理由需要行使通过权的人们开放”。 ———摘编自卜正民《维米尔的帽子》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经济的角度分析17世纪初阿姆斯特丹“货物无奇不有”的原因,写出此时除荷兰外经营中国瓷器的主要西欧国家。(7分) 原因:①新航路开器和殖民扩张,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视角);②欧洲新商业形式(商品交易所、股份公司)促进了贸易扩大(欧州视角);③大西洋沿岸荷兰有地理和交通优势(处于欧洲的贸易中心,17世纪荷兰阿姆斯特丹建立的运河系统);④荷兰商船承揽了海上大部分运输,被称作“海上马车夫”;⑤格劳秀所的思想为荷兰提供广张的合法性;⑥荷兰人的商品经济和商业贸易观念、意识强。(任意5点5分) 国家: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任答2个给2分) ▲荷兰崛起原因:①时代背景: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②地理位置:国际贸易中心;③商业经营形式:粮食交易所、特权贸易公司(股份公司);④交通路线:海上马车夫、阿姆斯特丹运河系统;⑤商业地位:新兴商业强国。 1.背景:两次工业革命 2.表现: ①欧美国家需要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形成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 ②工业产品通过更快速的交通工具运输到世界各地。 ③世界贸易额成倍增长。 3.影响: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两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时间 推动因素 主要资本类型 主要途径 主要表现 影响 15世纪- 18世纪中期 新航路开辟 早期殖民扩张 商业资本 殖民掠夺 商业革命 初步形成 18世纪中期- 19世纪中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资本 商品输出 英国中心 火车、轮船 逐步形成 19世纪中期- 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 垄断资本 资本输出 多中心 飞机、汽车、电讯 最终形成 思考:推动全球贸易网最终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①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②交通工具革新 ③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此外,这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