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选必三 第四单元 第9课 古代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三彩载乐骆驼俑 壹 重要名词 丝绸之路 草原丝绸之路 西南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贰 课程标准 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本课 重点 丝绸之路 敦煌莫高窟323窟初唐壁画《张骞出使西域》 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 ———《史记·大宛列传》 如何理解将张骞通西域的举动是“凿空”? 西 域 “空”同“孔”,“凿空”即凿孔,开通道路,这是形象化的说法。意思是张骞出使西域,使得中国影响直达葱岭以西,自此不仅中原与西域的联系日益加强,而且中国同中亚、西亚,以至南欧的交往也建立和密切起来,中西交流之路被打开,丝绸之路也从此成为官方的重要交通要道。 材料一 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西域传》 材料二 (安息):“其地无丝漆,不知铸铁器。及汉使、亡卒降,教铸作它兵器。得汉黄、白金,辄以为器。” ———《汉书·西域传》 材料三 “从公元前144年到公元127年联结中国与河中(指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以及中国与印度,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西域交通路线。” ———李希霍芬 中国 李希霍芬 (1833年--1905年) 丝绸之路是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商路。后人在这条商路上发现了大量丝绸遗存,因此将它命名为“丝绸之路”。它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 材料四 亚历山大东征后,在希腊化世界及其周边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亚印度为两端的新的交通体系……在张骞到达中亚之前的公元前2世纪中后期,后来的丝绸之路西段(自帕米尔以西)实际上已经开通。 ———杨巨平《亚历山大东征与丝绸之路开通》 思考:丝绸之路是否只是中国人的功劳? 多姿多彩的 丝绸之路 壹 材料五: 陆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主要在今中国境内,其正式开通源自张骞通西域,汉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河西走廊;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被割据政权占领,南朝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今青海境内的青海道;唐朝统一后,河西走廊又恢复了在丝绸之路中的主导地位;11世纪西夏崛起,青海道和河西走廊被切断,北宋只能向北渡过黄河,再由河套地区向西进入西域。从元朝起,河西走廊成为中西方交往的稳定通道。 陆上丝绸之路 根据地图和材料五,分析概括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特点。 材料六: 文化传播的角度上看,草原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面是全方位的,所经过的地区是人类生活的聚集区,文化的冲击力与波及面较大,而游牧民族四时迁徙的特点使得文化的传播速度较快,持续性长久。草原丝绸之路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的特点。游牧民族的经济受自然环境的制约极不稳定,遇到天灾人祸都会形成大的波动,也会产生为谋求生存而与他族争夺自然与社会资源的战争,所以,在草原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上,除了商品交换以外,还会出现不同民族间的和亲、朝贡、战争等复杂的文化现象。 ———《草原文化向周边地域文化辐射的路径———以生活方式为例》 根据材料六,概括“草原丝绸之路”开辟条件及特点,分析其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 材料七::"(宋哲宗)元符末,程元邵言,戎俗食肉饮酪,故茶而病于难得,专以蜀易上乘。" ———《宋史·职官志》 材料八:谓:"蕃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故唐、宋以来,行以茶易马法,用制羌、戎。" ———《明史·食货志》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陕甘、陕康藏、滇藏大概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