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91001

【核心素养】4.1 机械运动(第3课时)分层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11-17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34580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核心,素养,机械运动,3课时,分层,练习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核心素养】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分层练习 4.1 机械运动(第3课时) 科学观念:了解速度的测量方法;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了解变速运动的定义;知道生活中测量速度的方法。 科学思维:正确根据图像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提升观察、分析、描述和表达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小活动、读图等形式,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了解生活中速度测量的一般方法。 态度责任:通过互动、合作等方法,形成关心身边的事物、乐于合作的意识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关于速度哪种说法正确(  )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体量 B.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 C.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何物体,它们的速度都相等 【答案】A 【分析】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不变、方向不变的运动叫匀速运动。 据上述知识来分析。 【解答】解: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所以A是正确的; 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不一定长,因为时间是不确定的,所以B是错误的; C、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所以C是错误的; D、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变的,但这是针对同一个物体而言的,这个物体和其它的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速度不一定是相同的,所以D是错误的。 故选:A。 2.如图所示,下列四个有关物体运动状态描述的图象中,能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都是平衡状态;根据图象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即可解决此题。 【解答】解: A、路程不随时间变化,表示物体静止,故A符合题意。 B、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速度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不合题意。 C、速度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不合题意。 D、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3.下列物体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抛出后正在空中飞行的排球 B.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 C.某段时间内在平直的轨道上沿直线做快慢不变的运动的火车 D.从高处坠落的物体 【答案】C 【分析】快慢不变,运动方向为直线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解:A、抛出后正在空中飞行的排球,运动速度和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尽管速度不变,但是运动方向不断变化,因此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在平直轨道上快慢不变地前进着的火车,其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不发生变化,因此是匀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 D、从高处正在坠落的物体,速度逐渐增大,因此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6秒内通过路程30米,则第2秒的速度是(  ) A.15米/秒 B.5米/秒 C.10米/秒 D.无法确定 【答案】B 【分析】已知物体做匀速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可求速度;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整个过程速度都相等。 【解答】解:在6s内通过30m的路程,则物体的运动速度为: v5m/s; 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整个过程的速度都相同,所以第2秒的速度为5m/s。 故选:B。 5.如图所示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根据这块警示牌,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  ) A.不应超过10min B.不应短于10min C.不应超过6min D.不应短于6min 【答案】B 【分析】由警示牌可知小汽车的最大速度和区间测速长度,根据v可求出小汽车在区间测速段运动的最短时间。 【解答】解:由警示牌可知,小汽车的最大速度vm=120km/h,通过的路程s=20km。 由v得,小汽车在区间测速段运动的最短时间为th=10min。 即:不能小于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