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5学年第一学期浙里特色联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 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图是黄河中游地区的陶寺遗址平面图,遗址内分布着大型宫城、王族墓地、观象祭祀台、仓 储区和手工业区等遗存。据此可推知 南 陶 河 Q2 寺 村 Q3 大 04 中 8-4 2 011 oi2° 梁 南 915 南 宫 城 河 广 Q4 IFJT3 沟 下星声族 I 10 居住区 0Q95沟a S Q8 区 城址中心控制点 A.陶寺先民开始聚族而居 B. 陶寺遗址已是高度成熟的文明 C.陶寺遗址初具国家特征 D. 陶寺文化与夏朝存在密切关系 2.“同志”一词出自《国语·晋语四》:“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据此可知, “同志”这一概念形成的基础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礼乐制 3.战国时期,某学派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该学派推崇 的治国理念是 A.敬天保民,明德慎罚 B.兼爱非攻,选贤任能 C.以法为教,严刑峻法 D.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4.318年,司马睿称帝,在接受百官朝贺时,他突然走下台阶,向王导说:“仲父,请同朕一同 坐御床,接受群臣祝贺。”这种“王与马,共天下”的现象深刻地揭示了东晋初期 A.政治体制混乱 B.士族势力强大 C.君主专制加强 D.君臣平等理念 高一历史学科 试题 第1 页(共6页) 5.从西晋末年起北方流民大批南下,江南地区出现“垦田面积扩大、水利工程兴修”的景象, 同时“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共处,习俗相互影响”。这些变化表明 A.北方自然环境彻底恶化 B.南方政权实现长久统一 C.江南地区得到显著开发 D.北方农业技术完全停滞 6.北魏孝文帝改革后,鲜卑贵族改穿汉服、学习儒家经典,并与汉族士族通婚。同时,中原民众 在饮食、音乐等方面吸收了鲜卑族的文化元素,社会风貌逐渐多元化。这主要反映了孝文帝改革 A.彻底消除了民族差异 B.推动了南北方的统一 C.促进了民族间的交融 D.削弱了北魏统治基础 7.某同学在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收集到如下图片素材。据此可知,其探究的主题是 曲辕犁 唐三彩盆 交河古城 唐蕃会盟碑 A.社会变革与民族交融 B.经济繁荣与对外开放 C.制度创新与文化繁荣 D.经济发展与边疆巩固 8.我国自古以来重视对西域(今新疆及中亚部分地区)的管辖,下列机构与历代王朝管理西域事 务无关的是 A.西域都护府 B.安西都护府 C.宣政院 D. 北庭都元帅府 9.钱穆在研究古代政治制度时曾言:“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唐代宰相制度 从“一人主导”到“众人协作”的转变,主要源于其推行 A.分封制 B.中朝制 C.科举制 D. 三省六部制 10.唐朝中期某赋税制度规定:“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 税,秋、夏两征之”。该制度 A.强化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可纳绢和布代役以保证农时 C.征税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 D.以均田制的实施为前提条件 11.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斐然,长期领先于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汉书》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名著 B.《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C.《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医书 D.《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12.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往往总揽一道或数州的军政、民政、财务。宋初节 度使逐渐变为虚衔。下列设置的官职中,让节度使成为虚衔的是 A.通判 B.知州 C.枢密使 D.参知政事 13.“绍兴和议”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