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99291

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1910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广东省,期中,答案,试题,历史,考试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科素养测评 高中二年级历史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发生的历史事件,据此可知该时期 宋国 前620 诸公子杀国君子御,立公子子杵臼(宋昭公)。(宋国国君子王君逝世,他的弟弟子御把太子杀掉,自立。) 莒国 前541 公子己去疾(莒丘公)逐国君己展舆,自立。(己去疾是己展舆的弟弟。) 陈国 前534 公子妫招发兵围国君妫弱(陈哀公),妫弱自缢死,立他的儿子妫留。(妫招是妫弱的弟弟,他跟庶子妫留结盟,杀掉太子妫偃师。) (注:表中所称“公子”,是封国国君的儿子。) A.分封制已完全瓦解 B.封建化进程加快 C.周天子已名存实亡 D.宗法制遭到破坏 2.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采取各种措施解决统治难题,如前秦统治者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尊儒重教、移民十万户入关中地区等。北魏建立后,孝文帝推行俸禄制、均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改革。孝文帝的改革 A.促使汉族门阀制度逐渐产生 B.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C.削弱了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基础 D.强化了关中地区的战略地位 3. 秦朝时,丞相府是行政中枢所在,丞相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唐朝时,唐太宗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设立政事堂;而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都不是事实上的丞相府,他们仅有参议政事的权力,并无相应的决策权,他们兼有相权之职,但无相权之实。“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的更迭体现了 A.中枢机构的一体化趋势 B.官僚机构调整颇为频繁 C.相权逐渐被皇权所侵夺 D.中央权力呈现强化趋势 4.宋代建立了系统的商税制度,宋高宗时,“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其于国计,诚非小补 元代对舶货实行“双抽”,元世祖时市舶司的勾当“是国家大得济的勾当”。这表明宋元时期 A. 朝廷准许外国商人在华各地进行贸易 B.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C. 海外贸易在国家财政中具有重要地位 D. 朝贡贸易体系开始建立 5.行政区划作为一种制度,随着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制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我国古代行政区域制度的演变,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其演变轨迹表明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初期 唐宋 元朝 明清 层级 郡、县二级制 州郡县三级制 州、县二级制 道(路)州县 三级制 省路府县多级制 省府县三级制 A.沿袭变革是其变迁的主线 B.强化君权是其主要的推力 C.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 D.地方的行政效率不断提升 6. 清末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李端棻曾上奏《请推广学校折》,针对当时教育制度中存在的弊 病提出了“一经五纬”的教育改革方案。《请推广学校折》后被采用,成为清末教育改革 的指针和纲领性文件。清廷支持教育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A.西学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B.资本主义发展内在要求 C.改革派救亡图存的需要 D.力图推广新式教学方法 7. 《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 C.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8. 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回忆说:“解放后,承认自己是少数民族的一年比一年多。(1954年)宪法公布之后,满族全都登记了,于是才有了二百四十万这个连满族人自己也出乎意料的数目。”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建设取得成效 B.解放后全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C.爱国统一战线的政策取得成功 D.社会主义制度获得各族人民的拥护 9. 在2021年《中国的民主》白皮书中,从“确保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主导国家立法进程”“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