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一中2025一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模块考试 高三历史半期考试卷 (完卷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1.表1为甲骨卜辞与《诗经》中记载的农作物频次统计。这表明当时 表1 文献来源 稌(稻) 黍(黄米)、稷(粟) 甲骨卜辞 约11、12次 多于200次 《诗经》 6次 25次 A.南方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B.礼乐影响粮食种植品类 C.工具落后制约稻作发展 D.农业生产地域特征明显 2.有学者考证,从西汉中叶至东汉中叶,豪强庄园“游赏化”现象突出。据《后汉书·梁冀 传》载,梁冀“广开园囿,采土筑山…奇禽驯兽,飞走其间”。《盐铁论》也提及庄园 内部“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上述现象说明,汉代庄园 A.存在抑制生产的情况 B.导致了土地兼并 C.经济活动的日益多元 D.威胁了统治秩序 3.《三国志》中记载了不少“异姓拜母”的行为,即意气相投的武人或士人群体通过尊敬“共 同的母亲”维护和加强彼此间信任与情感关系等。如“孙嵩义救赵岐,拜母结交”、周瑜 与孙策“升堂拜母”等。据此推知,这一现象 A.根本目的在于消解彼此矛盾 B.反映了门阀政治对血缘的重视 C.有利于凝聚和壮大宗族力量 D.体现了儒家伦理的政治化运用 4.唐中后期,中书舍人的草诏权逐步被翰林学士分割,翰林学士草拟内制、中书舍人草拟外 制的格局逐步形成。但是即使到了德宗朝,在翰林学士权力极为膨胀、由翰林学士掌握诏 书发布的诏印之时,仍有皇帝任命中书舍人草拟内制的现象。这体现出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政治制度趋于完善 C.官僚机构分工明确 D.对权力制约的考量 5.明末,政府为摆脱空前的财政危机,大肆聚敛白银。在短时间内对白银的大量需求使白银 价格飙升。与此同时,成千上万的白银被窖藏,甚至一个普通的大财主也会在家中窖藏 100万两白银。这一情况导致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银荒”的出现。这些现象的出现 A.促进了商业资本聚集 B.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C.导致了海外白银流入 D.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 6.图1所示为晚清时期的一段史料文献。据此可知,当时 1861年2月,盛京将军玉明等奏请牛庄(今辽宁营口)通商时以洋货换(国产)豆、公 平定价。朝廷旨令驳斥玉明等人,其大意为:根据《北京条约》中关于税则的规定,登 州、牛庄两口的豆类与豆饼,禁止英、法商船装运出口。你们提议以货换豆,显然违反 条约,绝不可行。 图1 A.清廷重视规范通商口岸贸易 B.基层官员国家主权意识高涨 C.清廷依然执行闭关自守政策 D.外国在华经济特权得到扩张 第1页(共6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