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届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2025.1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为公元前3500年—前2500年某一文化势力范围,关于该文化遗存的说法最可能正确的是( ) A.时间上介于五帝后期 B.出现大量祭坛和积石冢 C.未出现明显阶级分化 D.居民掌握养蚕缫丝技术 2.考古发现,在墓葬等级序列上,东方六国是多阶层、小间隔的,而秦在墓葬等级上所反映出来就是两极分化,国君墓和卿大夫墓的规格、规模的落差是特别大的。城址等级序列也反映了类似的情况。在六国城址是有大、中、小城市,国都以下逐级递减。而秦国都之下直接为自然村落,其中缺乏中小城市。这表明( ) A.秦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B.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 C.商鞅变法强化了君主权力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分封制 3.曹魏实行屯田制,招募流亡农民为“屯田客”,父死子继,产品与官府对半或四六分成,不负担自耕农应承担的租调徭役,其实际上相当于国家的新型依附民。地位相近的又有专业化的世袭兵士,称为士家。他们单列“士”籍,集中居处,男丁为兵,非立大功不得脱籍改业。这些举措旨在( ) A.推动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B.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完成统一 C.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D.与豪强士族争夺对人口的控制 4.下图是陕西西安何家村出土的唐代人物纹八棱金杯,杯身八面各装饰一位手执不同乐器的乐师,短衣宽裤,神态各异。金杯上的乐器包括竖箜篌、曲颈琵琶、排箫等,各有特色,展现出粟特风格。该文物可以印证( ) A.域外手工业生产技术的传入 B.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中国与欧洲已存在经济往来 D.丝路贸易促进文化交流互通 5.下图是某一朝代的都城平面图,据此可知,当时该城市( ) A.布局方正整齐对称 B.商业活动受到严格的时间限制 C.出现开放的街市制 D.形成以内城为中心重城式布局 6.杨士奇《宣德二年进士题名记》中记载:“国朝……自设科兼取南、北士,而前十有五科,南士往往数倍于北。皇上嗣统之初,诏礼部科举岁取百人,南士什六,北士什四,著为令。”明朝时期的这一作法,有利于( ) A.巩固北方政治优势 B.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C.强化控制江南士人 D.平衡南北政治势力 7.清入关后开始颁行以西洋历算方法编制的时宪历(后改称“时宪书”),其最初仅记载京师的日出入时刻及节气交节时刻,后加入直省及边疆地区和一些特殊区域,包括山东、辽宁、陕西等省份,以及蒙古、回疆、大小金川土司地区(今四川部分地区)等少数民族聚居区。该变化旨在( ) A.适应西学东渐的形势 B.强化政治统治与文化整合 C.便利改土归流的推进 D.推动疆域观念近代化转型 8.1852年9月,咸丰上谕称“现在楚粤军务,未能克期竣事,应用军饷浩繁”,要求各省疆吏“就地筹饷”。此后,同治、光绪年间又有“就地筹款”的多次谕令。如1880年光绪曾发布上谕,鼓励各地官员筹措时局所需的各种款项。这些措施( ) A.推动了国家治理体制的进步 B.解决了国家财政的困境 C.加剧了中央与地方财政矛盾 D.导致了地方权力的扩张 9.1898年春,清廷鉴于“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主动宣布在湖南岳阳、福建三都澳等地“开设通商口岸”,由此逐步形成自开口岸与条约口岸并存的局面。“自开口岸”的推行,反映出清廷( ) A.全面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B.通过自主开放维护国家利权 C.主动接纳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 D.改变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10.1910年,清廷颁布《大清现行刑律》,其中明定“废除凌迟、枭首、戮尸等刑,死刑以斩、绞为主;废除缘坐、刺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