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绵阳南山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二)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开始作答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清楚。 2.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用0.5mm黑色墨迹签字笔书写。 3.考试结束后,只需交回答题卡,试卷请考生自行保管。 4.请保证答题卡的整洁,切勿污损答题卡。 第I卷 选择题(48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满分48分。 1.大运河打通了南北诸河流的联系,将扬州和全国连接成一体,扬州自此成为东南地区的交通枢纽,至中、晚唐时期,成为“雄富冠天下”的一方都会;而运河最南端的余杭,在大运河的影响下,也从一个边境前哨地一跃而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材料反映出大运河的开通 ( ) A.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 B.促进了沿岸城市的发展 C.加快了隋朝统一进程 D.加强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2.元朝诗人杨维桢《盐商行》曰:“人生不愿万户侯,但愿盐利淮西头。人生不愿千金宅,但愿盐商千斛船······盐商本是贱家子,独与王侯埒富豪。”这反映出元朝( ) A.盐业发展促进社会结构变动 B.商业发展冲击传统思想观念 C.盐铁专卖政策开始出现松动 D.商人社会地位堪比王侯将相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规定 ( ) A.实行总统制 B.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C.废除不平等条约 D.推翻封建帝制,实行共和政体 4.9世纪时,英法等国国王为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自治特许证书,把持市政的城市贵族因此选择支持国王;12世纪末,城市培养的法学家逐渐成为国王统治机构的重要成员,教士已不再是国家文官的唯一来源了。西欧城市的这一变化 ( ) A.导致了封建国家的分裂 B.得益于宗教改革的兴起 C.有利于封建王权的加强 D.制约了代议制民主发展 5.《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6.下表为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从中可以判断出 () 年份 1976-1980年 1981-1985年 1986-1989年 社会总产值 4.2 3.3 1.8 国民收入 4.3 3.2 1.3 劳动生产率 3.3 3.1 1.6 A.苏联经济发展陷入了“滞胀”的困境 B.多市场少政府是苏联经济发展的出路 C.美苏争霸拖垮了苏联的经济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7.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 )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8.1957年毛泽东说:“我们的法律,是劳动人民自己制定的”。1978年邓小平说:“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014年习近平说:“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这主要说明在我国 ( ) A.始终贯彻依法治国方针 B.人民是法治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C.民主政治有了法律保障 D.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日益增强 9.康熙五十一年,颁布诏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于雍正二年为始,(直隶省)将丁银均摊地粮之内,造册徵(征)收”。至雍正七年,全国14个省份陆续效仿推行。这一系列变化说明 ( ) A.政府加强对户籍的管理,便于赋役征发B.赋税由征收粮食布帛开始变为征收银两 C.资产作为征税标准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 D.人口的急剧增长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10.1999年组成的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