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练习卷 考试范围:第1章-第2章;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1.对需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我们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下列估计最符合实际的是() A. 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分米 B. 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立方米 C. 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01米 D. 某病人的体温约为50℃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加入固体 B. 量取液体 C. 读取体积 D. 测量温度 3.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到干果机的工作原理:采用发热丝加热,通过开关温控器可控制温度在35~70℃,同时配带一个风扇,通过风扇将热风吹出。将切成片的水果放入干果机内,很快达到风干的效果。由于是通过热风循环抽走食材的水分,所以食材的营养得到了大部分的保留和富集。小科将水果切片时,发现水果流出许多汁液,这些汁液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A. 液泡 B. 细胞膜 C. 细胞核 D. 细胞壁 4.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下列实验过程中没有用到这一科学原理的是() A. 用温度计测出液体的温度 B. 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 C. 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触角 D. 用刻度尺测量《科学》教科书的宽度 5.小明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值分别是、和。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的测量结果没有误差 B. 也可以记录成 C. 中 0.01cm是准确值 D. 物体的长度可能略大于 6.小安把同一金属块分别放入装有一定量水的甲量筒和乙量筒中(如图所示),量筒示数和液面高度变化量随金属块浸入水中深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A. 金属块浸入水中深度B. 金属块浸入水中深度 C. 金属块浸入水中深度D. 金属块浸入水中深度 7.一名同学先后用两支均未甩过的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两支体温计示数分别是38.5℃和37.2℃,那么他的体温() A. 一定是38.5℃ B. 一定是37.2℃ C. 在37.2℃和38.5℃之间 D. 低于或等于37.2℃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更好地观察细胞,课堂上,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和使用了显微镜,课后有几位同学饶有兴趣地讨论,你认为错误的是() A.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明亮 B.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越少 C. 显微镜观察的材料需要薄而透明 D. 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9.下图是根据生物的特征分类的示意图。a、b、c、d分别表示五种动物的分类依据。其中代表分类依据是卵生的是() A. a B. b C. c D. d 10.因《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某中学也举办了“科学诗词大会”。在单人追逐赛环节,要求选手说出含有“有种子的植物”的诗词。下列哪位选手会获胜 () A. B. C. D. 11.比较是根据研究对象的特征来认识对象的相同点或相异点的方法。蜂鸟鹰蛾和蜂鸟无论是外形、体重,还是生活习性、飞行速度都极其相似,但是它们也存在许多区别。下表为两种生物的分类等级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比较项目 界 门 纲 目 科 蜂鸟鹰蛾 动物界 ▲ 昆虫纲 鳞翅目 天蛾科 蜂鸟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鸟纲 雨燕目 蜂鸟科 A. 蜂鸟鹰蛾属于鸟类 B. “▲”应为节肢动物门 C. 鲫鱼和蜂鸟的亲缘关系更近 D. 表中最小的分类等级是科 12.科学家发现,灯塔水母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能“永生”的动物,原因是它发育到性成熟阶段后,又会恢复到幼虫。把它切开,甚至打碎,只要存在完整的细胞就能继续变成一只幼虫。下列关于灯塔水母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灯塔水母是软体动物 B. “碎片”变成幼虫的过程中细胞膜起控制作用 C. 灯塔水母属于刺胞动物 D. 这种生物过于奇葩,对我们没有研究意义 13.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实验“错误操作”与所对应的测量结果,其中操作与结果一致的是() 选项 错误操作 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