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届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11月调研测试卷历史 历史测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卡若遗址位于西藏昌都附近,距今约5300一4000年。遗址面积约3.8万平方米,出土了2万多件陶器 (图左),通常饰以三角折线纹,再附加堆纹、粗细绳纹等, 与甘肃马家窑文化极为相似。此外还出土了玉器、家猪骨骼和 碳化粟米等。这一考古成果实证了 A.阶级分化已日益明显 B.早期国家的初始形态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点 D.各区域文明的独特发展 卡若遗址出土的陶罐马家窑文化折纹彩陶 2. “推礼义之统,分是非之分,总天下之要,治海内之众,若使一人。” 《荀子·不苟》 “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划,不得休息。” 《吕氏春秋》卷十三 上述主张折射出当时 A.要求恢复周代秩序的呼声 B.建立统一国家的历史趋势 C.法家的集权思想成为主流 D.儒法学派的思想走向融合 3.“汉人就学,首学书法,其业成者,得试为吏。”汉代民间习吏成为风尚,书馆教育应运而生,留下了“闾 里书师”教学童识字学书的记载。汉代书写教育的兴盛,得益于 A.文书行政制度的发展 B.察举制成为重要选官制度 C.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 D.书法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 4.《史记》《汉书》中,家族传在全部列传中所占比例并不突出,一般是典型者附之,不典型者则阙如。而在 北齐《魏书》中,家族传多达七十余篇,占全书列传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如《穆崇传》附记穆姓鲜卑贵 族六十六人。这一变化反映出 A.史书编纂体例变化B.政局动荡战乱频仍C.民族交融不断发展 D.门阀政治影响巨大 5.唐初创行户税,按照以支定收的原则,规定王公以下的人户,不分主户、客户均依每户资产的多寡交纳数量 不同的资产税(或折征实物)。玄宗开元年间,户税发展为每年分两次征收,定额也不断扩大;到天宝年间, “天下计帐户约有八百九十余万,其税钱约得二百余万贯”。据此可知,唐朝前期的户税 A.以均田制为基础 B.逐步取代了租庸调法 C.为两税法所继承 D.开创了货币地租先河 6.宋神宗熙宁年间,全国各地乡村都编排保甲,按时教阅。对“诸城外草市及镇市”也编排保甲,但并不“附 入乡村都保”,而是与城市坊郭户一样受厢的管辖,在没有厢制的州县,则直接受县的管辖。这一举措 A.有利于增强军事实力 B.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 C.变更了户籍管理制度 D.完善了地方行政体系 7.弘治六年(1493),明孝宗下旨,“其科道官必待吏部考察后有失当者,方许指名纠劾”。但南京科道却多次 在朝觐考察之前上疏纠劾。明孝宗对此不满,“朝觐考察果有不公,宜科道纠举,今未经考察,…辄先具 奏”,令吏部、都察院“参详考语,访察实迹,务秉至公”。这表明当时 A.中央权威遭到削弱 B.监察体系趋于紊乱 C.官僚制度继续发展 D.党争问题日益严重 11月调研测试卷(历史)第1页共4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