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高三定时训练 历史试题 2024.11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 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选择题答案按 要求填涂在答题纸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上 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交回答题纸。 第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为2023年中国邮政发行的《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邮票,图案文物为龙山文化晚期 的朱书扁壶,壶身有两个用朱砂写的字符。该朱书文字的价值在于能够 识读为“文” 字形酷似之后 甲骨文、金文中 的“文” 学界有“尧 “邑”等多 种识读 12 图1 A.佐证中华文化起源较早的特色 B揭示当时已具备国家初始形态 C.证实陶寺遗址是尧帝都邑所在 D,推动长江流域汉字起源的研究 2《汉书·王莽传》载,“圣王序天文,定地理,因山川民你以制州界。”据此可知,中国古代行 政区划的重要原则是 A.政治等级 B.民俗文化 C.经济条件 D.自然环境 3.东汉在全国重要冶铁区共设置铁官57处,分布如图2。 14 翻铁官数目 0 围服围圈 山东河南江苏河北四川陕西山西云南甘肃安徽湖南湖北辽宁 图2东汉铁官分布地区及数目 据图2可推知 A东汉冶铁技术有较大改进 B.水排推动了治铁业的进步 C.黄河流域的冶铁业较发达 D.东汉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高三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4.表1为学者统计的有关唐代敦煌地区不同时期家庭结构情况。据此推测,当时 表1 类型比例(%) 核心家庭 主千家庭 联合家庭 其他家庭 时期 总计 (2~3人) (6一8人) 10人以上 户数(户) 47 13 9 14 83 701≈769年 百分比 56.6 15.7 10.4 17.3 100 户数(户) 3 6 12 2 23 820~876年 百分比 13 26 51.2 9.8 100 A.战争导致了个体小农经济瓦解 B.税制变化推动家庭结构变迁 C,农本观念在中原地区影响深远 D精耕细作生产模式不断完善 5图3为河南禹县白沙1号出土宋墓壁画,画面正中位置砖雕桌案,两侧又雕出两把椅子; 以及袖手对坐的墓主夫妇。两人皆侧身面东观看东壁的乐舞表演。这类夫妇宴饮壁画在 宋代墓葬中很常见,如图4是禹县白沙2号墓《夫妇宴饮图》。这反映出当时 图3《夫妻对坐宴饮图》 图4白沙2号宋慕《夫妇宴饮图》 不.男女家庭地位渐趋平等 B.丰富多彩的市井娱乐生活 C.儒家伦理影响艺术创作 D.人物风俗画成为绘画主流 5.表2为中国历史上主要王朝陆地疆域面积统计表(万·平方公里),据此可推知,中国历史 ·上主要王朝疆域的变化 表2 朝代 秦 西汉 三国 隋 唐 北宋 南宋 元 明 清 面积 340 568 401 416 1076 264 176 1372 468 1216 八得益于农耕文明的扩展 B.反映了中原王朝国力的强弱 C.说明了中原文化的优越 D.折射出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 ((无朝)地方行政组织中,路、府、州、县均设达鲁花赤(职官名)作为监临官,并广泛采用圆 署的行政决策方式。同时还在汉地广设投下食邑(封地),形成了食邑路州与路府州县相 嵌合的体制。据此推知,元朝的政治制度 A.具有蒙汉杂糅的特点 B.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 C.彰显元政权的合法性 D,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 8.1895年,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出创办公共藏书楼的主张;至1897年维新派共建藏书 楼51所。1906年,出国考察宪政的大臣奏请清政府设立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之后,东 三省总督徐世昌等大臣纷纷上书奏请设立图书馆,以开民智。20世纪初,中国掀起了一 股政府兴办近代图书馆的热潮。由此可知,近代图书馆的设立 高三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