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08964

山东省泰安市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2次 大小:6639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山东省,泰安市,2025-2026,学年,高二,学期
  • cover
高二年级考试 历史试题 2025.1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表1为西周采诗观风制度的部分文献记载。据此可知,采诗观风制度 表1 天子五年一巡守(狩)······觐诸侯,问百年者(即年长者)就见之。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 《礼记·王制》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耆、艾修之,然后王斟酌焉。 《国语·周语上》 A.反映了原始民主的色彩 B.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正确 C.催生了儒家的民本理念 D.拓宽了官员选拔的途径 2.有学者指出:“西汉的中朝官与尚书,东汉的尚书诸官,魏晋南北朝的门下省与中书省等皇帝的秘书咨询机构,弥补了宰相缺陷,与宰相是相互配合、并行不悖的”。作者意在强调秘书咨询机构的设置 A.导致中央官僚机构不断膨胀 B.推动行政和决策逐渐合理化 C.使得相权逐步被分化和削弱 D.表明皇帝的决策具有独断性 3.两税法规定:依照前一年田税收入总额确定后三年田税年征总额,各地“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平均摊派、固定不变,即使人口流徙,北地荒旷和南地多辟也如此。这说明唐中后期 A.新的社会矛盾滋生 B.政府财政危机解决 C.民众租税负担减轻 D.均田制度趋于稳固 4.元朝实行儒户制度,将部分儒生编入特殊的户籍称为“儒户”,每一代儒户都必须派一名子弟进入官学读书,入学后可以免除当差服役的义务,但也需要承担“教谕乡里子弟”的责任。这一制度 A.有利于民族交融 B.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 C.推动了基层教化 D.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5.图1为清朝甘肃省各知府籍贯分布图。这可以用来说明清王朝 A.保障地方行政体系的运转效能 B.满汉之间的政治矛盾日益尖锐 C.地缘和民族因素主导地方政治建设 D.户籍制度与考课制度相辅相成 6.1917年4月,陈独秀在北京神州学会演讲时谈到:现在“民国”虽挂上共和招牌,但文官考试却以纲常伦理为题,国会议员依然尊孔,学士文人照旧推崇古文。陈独秀意在强调 A.民国政党政治尝试的失败 B.文官考试缺乏监督机制 C.封建思想与民主政治的冲突 D.军阀专制阻碍社会进步 7.1938年,山东敌后抗日根据地首批发行的北海币(与法币等值)总额仅9.5万元,而当时仅掖县和黄县根据地所储备的作为准备金的法币总额就超过10.1万元。1943年,山东根据地依据“物资本位”的理念,使粮、棉、布、油、盐等物资成为北海币准备金的重要形式。这些做法 A.适应了大生产运动的需要 B.有利于保证北海币的信用 C.顺应统一战线的内在要求 D.成为引进军事工业的动力 8.图2是1960年创作的一幅宣传画,画面描绘了人们厉行勤俭节约,积极参与生产劳动的场景。该作品反映出当时 图2 A.国家建设方针政策引领社会风尚 B.劳动模范评选推动生产竞赛热潮 C.破除封建旧俗普及社会主义新风 D.超英赶美目标下的群众动员运动 9.表2是中国共产党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部分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表2 时间 实践活动 1923年 成立蒙藏学校,培育了一批少数民族党员骨干 1941年 成立延安民族学院,招收了大批少数民族学生 1947年 成立内蒙古自治区 2017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党章 A.民族教育方针的调整 B.民族工作的深化发展 C.社会根基的不断充实 D.民族自治主张的传承 10.中世纪,西欧庄园地产清册登录了庄园自营地、房屋等资产以及封建主对公用地享有的权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