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10593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高级中学第二中学、第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8534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河南省,学期,答案,试题,历史,考试
  • cover
固始县2025-2026学年二高三高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在答题卡中正确填涂。) 1.根据考古发掘的成果,陶寺遗址的同一墓地中有大墓和小墓之分且差别十分突出,大墓往往随葬上百件器物,其中不乏十分珍贵的玉器、象牙和漆器。小墓大部分没有任何随葬品,即或有,也只有一二件粗劣的陶器或骨器。这说明陶寺遗址( ) A.产生明显的贫富分化 B.有可能是夏文化遗存 C.属于母系氏族的遗存 D.国家已经产生 2.商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带着他的“子姓”分族巡行一方。所到之处,当地部族向其纳贡,获得赏赐,并派人加入商王的队伍。这种巡行( ) A.扩大了商朝的疆域范围 B.形成了部族之间的血缘认同 C.宣示了商王的统治权力 D.加强了内服外服的商业联系 3.在现在农村的小块田地里,你偶尔仍能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或用驴耕)耕作的场景。中国古代农民用铁犁牛耕最早出现在( ) A.夏朝时期 B.商朝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汉朝时期 4.秦朝建立后,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国时已经形成的郡县制在全国推广,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县以下设乡、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这些举措( ) A.加强了君主专制 B.便利了垂直管理地方 C.消除了地方割据 D.形成权利的相互制衡 5.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朝代的形势图,下列各项中出现于这一朝代的是 A.丝绸之路的开通 B.曲辕犁的推广 C.古代戏曲的成熟 D.丞相制的废除 6.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灵公获得一只大甲鱼,卿大夫子公前来朝见,但是灵公唯独不给他甲鱼羹,最终子公动手杀了郑灵公。该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 A.周天子与诸侯交恶 B.传统的统治秩序遭到破坏 C.宗法制已完全崩溃 D.诸侯与大夫矛盾不可调和 7.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臣民从京师洛阳南渡,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衣冠南渡”直接推动了 A.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B.黄河流域少数民族的大交融 C.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D.江南地区的大开发 8.十六国时期,大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自称“大禹之后”,北魏建立者鲜卑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箭”,建立北周的鲜卑宇文氏则称“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他们此举主要是为了( ) A.谋求与汉族王朝和平共处 B.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 C.追求民族政权的合法正统 D.学习汉晋王朝的制度文明 9.秦统一之后,秦始皇多次到各地巡视,并且用刻石方式宣扬自己的显赫业绩。然而在他一次出巡途中,就发生了行刺事件。后来,又有人在陨石上刻下“始皇帝死而地分”的标语。这反映秦朝( ) A.秦始皇推行暴政 B.下层民众铤而走险 C.统治危机严重 D.郡县制度引发不满 10.唐朝规定每丁每年要服徭役20天,如不能服役,则按日计算,每天交绢3尺或布3.75尺,代替徭役,这叫输庸代役。输庸代役( ) A.使农民负担暴增 B.有利于保证农业生产时间 C.简化了税收名目 D.彻底解决政府的财收问题 11.如图为唐后期的石家庄毗卢寺璧画,共绘有罗汉、菩萨、高僧、城隍土地、往古道人、帝王忠臣、贤妇烈女等五百多身图像。毗卢寺壁画体现了当时( ) 儒佛道三教并行 B.儒学失去正统地位 C.对外文化交流频繁 D.藩镇割据愈演愈烈 12.唐初置中书省出诏令,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