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双十中学2025一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期中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指出,西周时贵族拥有作战、军器制造、养育战马的权利,平民只是军队中的附随, 无正式编配入伍的资格。战国以来,随着步战取代车战,作战规模扩大,更多的农民被纳 入战争队伍。这-一变化() A.重构了国家的统治基础 B.剥夺了贵族阶层的特权 C、促进了小农经济的产生 D,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发展 2.安史之乱后,“纲目大坏,朝廷不能覆诸使,诸使不能覆诸州”,唐朝政府未对各地给出 具体的征税数额,只是模糊地规定“据旧征税数,及人户士客,定等第钱数多少,为夏秋 两税”。对此理解最合理的是,唐朝政府() A.未能管控藩镇财税引发地方叛乱 B,推行赋税改革以顺应时势的变化 C.积极探索地方赋税自主的新模式 D.力图使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平衡 3.表1反映了明清时期贵州、广西、云南和四川四省书院数量的变化(单位:所)。造成这 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表1 省份 明代 清代 贵州 28 157 广西 55 195 云南 79 255 四川 69 602 A.先进生产技术的传入 B,地方管理方式的调整 C. 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 D.科举制度的广泛推行 4.《海南岛史》记载:1863年,海口方面的重要输入品是鸦片、上海棉布、麻、洋布、烟 草、人参、药品等。从1876年开始,其他商品如棉丝、洋油等的输入量不断增加,使进 口值不断上升。1891年,来自越南北部等地区的大米也第一次进入海南岛。这反映出 () A.海南地区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当地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提升 C.海南岛与内地经济联系的削弱 D,当地缺乏创办近代企业的条件 5.1913年“宋教仁案”中,中华民国参议院依据《临时约法》对袁世凯提出弹劾,司法机 构独立调查案件。这一过程中,普通公民开始关注议会辩论、司法审判的公开性,并通过 舆论监督政府行为。这可用于说明《临时约法》的实施() A.防止了袁世凯专权 B.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C.推动了民主化实践 D.完善了责任内阁制度 6.抗战时期,冀中根据地的公粮征收经历了从摊派、村合理负担到统一累进税的过程。根据 对各阶层的调查,1941年统一累进税负担占家庭总收入的比率为:贫农3,81%,中农9.76%, 富农29.65%,经营地主21.77%,平均负担水平21.70%。统一累进税的实施() A.是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重大举措 B.大大减轻了农民阶级的税负压力 C.为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最早尝试 D.比较合理地分配了各阶层的负担 7.1955年,针对中法建交,周恩来与法国议员代表团会谈时说,现在世界上有人以为中国 可以容许“两个中国”的存在,“中国人民决不能接受这种情况…中国本来是统一的, 第1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