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州市2026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评估试题 历史 2025.11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1(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在良渚古城的西北部考古学者确认了11条水坝,这11条水坝组成大约14平方公里的湖。其中最远的水坝离古城有十几公里,还有一条5公里长的堤坝将水引到良渚古城的北边。这说明良渚古城 A.社会等级差异显著 B.规划能力强大周密 C.贫富分化尚未产生 D.城市布局形成制度 2.边疆问题,尤其是匈奴的不断入侵,在西汉文、景时期已成为大患。汉武帝即位后,由于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国家的经济实力空前雄厚,反击匈奴贵族的条件完全成熟。其采取主动开拓进取的政策,获得显著成就,疆域拓展,国威远播。下列史实能论证以上观点的是 A.出击北匈奴,取胜后在燕然山勒石记功 B.在河西走廊设置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四郡 C.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军政机构 D.汉承秦制,与民休息,采取郡国并行制 3.中国近代某和议中规定:“派亲王大臣,分赴德日谢罪。许各国驻兵京城,保护使馆。拆毁天津城垣和大沽口炮台”。该和议 A.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B.证明了洋务运动破产 C.开启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D.冲击了近代科举制度 4.在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上,古代某文明曾非常繁荣,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下列选项中的史实能够与该文明相匹配的是 A.在波南帕克神庙中描绘战争的壁画色彩绚丽栩栩如生 B.莎草纸成为了当地主要的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 C.《摩诃婆罗多》描写了两大家族进行王位战争的故事 D.绳子上系上类型不同的结以此来记账或记述重要事件 5.17世纪中期,英国、法国和荷兰等地开始流行一种名叫Banyans的晨衣。这种晨衣裁剪宽松,具有日本和服的风格,但其名字来自印度。印度南部的纺织工人为了迎合法国贵族的消费市场,使用了法国的图案,为了使服装有质感,还采用了抛光工艺。这说明 A.国际贸易推动世界文化互鉴 B.东方文化引领世界文化发展 C.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成为主流 D.工业革命推动服装设计进步 6.下图为1919年德国漫画家创作的漫画《吞下苦果》,该漫画意在揭示 A.日本已经跻身于世界强国行列 B.德国作为战败国应承担战争罪责 C.巴黎和会具有强权政治的特征 D.国联是英法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 二、选择题II(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7.有学者指出,战国思想纷繁多样,国家走上统一,思想界亦要求调和融通,汇归一致。各派思想,深浅不同,但都有此期望。下列主张可以用来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D.天下恶定乎?定于一 8.监察是中国古代官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历代统治都十分重视监察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下列有关监察制度的示意图对应朝代正确的是 A.①元朝②唐朝③清朝④汉朝 B.①元朝②宋朝③清朝④秦朝 C.①唐朝②宋朝③清朝④汉朝 D.①唐朝②宋朝③明朝④秦朝 9.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新的生产方式在取代着旧的生产方式,并因此而造成了城乡社会生活的种种变化······经济上的新旧代谢是在变了形的社会形态下实现的,从中获益最大的不是中国社会,而是西方列强。”材料意在说明 A.五口通商带来了中国的商品经济发展 B.自然经济的解体得益于西方列强入侵 C.城乡变化出现是西方列强侵略的产物 D.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 10.武昌起义前,北京朝廷出现一曲“国歌”:“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皞,帝国苍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