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郑 韩城市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一历史 区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校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5.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卷不回收。 痛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在距今约4300一4000年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中,占总墓数不到1%的大型墓中使用木棺,随葬 品包含彩绘龙盘、鼍鼓等彰显权力与身份的礼器群。占总墓数90%以上的小型墓则墓坑狭小, 既无棺木,也几乎没有随葬品。这说明当时该地区 A.掌握高超的建筑工艺 B.已经迈人阶级社会 C.存在明显的等级分化 D.开始出现成熟国家 2.在商代,外服诸侯与商王的关系更多是盟邦或方国联盟性质,商王并未直接掌握诸侯的世袭与土 而 地授予权。而西周诸侯均要经过周天子的册命才能获得统治合法性,并需承担朝觐、纳贡、从征 翻 等义务。据此可知,西周分封制 A.强化了君臣间隶属关系 B.实现了天子对诸侯的绝对控制 ● C.体现了家国一体的原则 D.推动了周王朝统治疆域的拓展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 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A.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生产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 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D.保护私有财产理念已产生 4.孝公三年(公元前359年),秦国规定一家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而不分家,就要加倍征税。孝公 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商鞅将父子、兄弟在同一房屋内居住列为违法行为,一经发现,依法重 处。这些举措 韩城市高一历史期中-1-(共6页) 出卷网创建 回只 A.打破了社会等级制度壁垒 B.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 C.意在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 D.表明封建社会已形成 5.谥号制度形成于西周时期,用于评价君主或要臣一生的功过是非。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则以“太 古有号毋(无)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 今已来,除谥法”。秦始皇的这一做法 A.意在规范秦王朝的礼仪制度 B.有利于增强民众的国家认同 C.保障了皇帝的专制独栽统治 D.凸显了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 6.公元前117年,汉武帝全面实施盐铁官营,由国家在出产盐铁的郡国设立盐铁官,统一负贵盐铁 的生产和销售,从而使盐铁收人归于国库,收到了“民不益赋而国用饶”的效果。这一举措 A.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加强了政府的经济控制能力 C.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危机 D.减轻了农民阶级的赋税负担 7.东汉光武帝在位期间,曾下诏“后宫之家,不得封侯与政”。同时一改西汉旧制,明确规定“后宫 亲属不得居位充枢机之任”,并大幅削减皇后、太后所属宫官的员额与职权。这些举措旨在 A.防范外戚集团干政 B.防止地方长官拥兵自重 C.裁减官吏节省开支 D.遏制豪强大族渗透后宫 8.《九章算术》中,《均输章》有以“齐地到长安的远近”“太仓粟输上林”为题的应用题;《商功章》里 系统记载了城、垣、堤、沟等土木工程的体积计算方法。这说明当时 A.数学应用与国家治理紧密联系 B.经世致用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C.科技发展聚焦农耕生产的需求 D.中央注重科技成果系统整理 9.《宋书·州郡志》载,西晋永嘉年间“幽、冀、青、并、兖州及徐州之准北流民,相率过淮,亦有过江 在晋陵郡界者。…其徒过江南及留在江北者,并立侨郡县以司牧之”。这一现象的出现 A.表明南方成为经济重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