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 史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 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的黑色字迹签字笔将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4.本卷主要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初实行三省制,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封驳,尚书省负责执行。唐太宗曾 言:“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这反映出唐代三 省制 A.使行政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B.形成了分工协作的官僚体系 C.保障了国家决策的正确性 D.旨在削弱相权力以强化皇权 2.1529一1536年,英王亨利八世推动议会通过《上诉法》,其中宣称:“本英格兰为一主权国家, 受最高元首国王的统治,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受任何外来权威的干涉…所有案件均 应在国王管辖范围内终审裁决,无需诉诸境外。”此举 ①奠定了英国宗教宽容的法律基础 ②宣告了民族国家主权原则的诞生 ③体现了君主专制权力的显著强化 ④否定了罗马教廷在英国的司法权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布《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指示,明确提出实行“忘三制”原则:“在 政权工作人员中,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并强调“上述人员 的分配是党的真实的政策,不能敷衍塞责”。这一制度的实施 人.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包容性 B.改变了根据地的阶级基础 C.标志中共开始探索联合政府模式 D.旨在适应全民族抗战的需要 【高二历史第1页(共6页)】 6084B 4、下表所示为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期间清政府的部分举措。这些举措 时间 举措 1901年 设立督办政务处,作为推行新政的专门机构 1905年 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谕令“仿行宪政” 1906年 颁布《宣示预备立宪谕》,宣布“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 1908年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君上大权”十四条,“臣民权利义务”九条 1911年 成立“皇族内阁”,13名阁员中满族9人,其中皇族7人 A.有效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B.暴露了清王朝维护专制的本质 C.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D.得到了君主立宪派的广泛拥护 5.明代嘉靖年间,监察御史胡守忠因弹劾权臣严嵩被贬。他在奏疏中援引《大明律》“凡百官猥 茸贪冒坏官纪者,纠劾之”的规定,申明“臣职在纠弹,义难缄默”。然而世宗批答:“胡守忠妄 言沽直,着降三级调外任。”这一事件反映了明代 A.皇权干预阻碍监察效能 B.内阁首辅把持朝政 C.监察制度缺乏法律保障 D.御史职权范围缩小 6.19世纪中叶,茧国东印度公司董事会曾向议会提交报告指出:公司在印度的行政机构中存在 着严重的任人唯亲现象。许多缺乏专业能力的贵族子弟被安插在重要职位上,而真正熟悉印 度语言、法律和风俗的专业人才却得不到任用,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治理矛盾频发。这一现象 直接推动了 A,英国政府解除东印度公司的行政权 B.英国对印度殖民策略的调整 C.东印度公司内部实行文官考试制度 D.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全面爆发 7.下表所示为查士丁尼统治时期罗马法建设的若干成就。这反映,古代罗马 时间 成就 533年 查士丁尼命人收集历代法学家的论文,编写《法学汇纂》(50卷) 533年 颁布《法理概要》,作为学习罗马法的教材 565年 法学家将534年以后查士丁尼陆续颁布的168条敕令汇编成集,称为《新法典》 A.法律体系日渐完善 B.立法过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