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泸州市三校联盟2025年高三上期第一次联合考试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图为几处距今约七八千年的黄河中游遗址中发现的食物加工工具组合百分比。据此可 推知() 100 90% % 70 A.龙山文化时代区域经济差异大 B,先民食物供给的稳定性提高 ■加工肉食 209% 口加工梳食 C. 食物加工成为独立手工业部门 10% %1 D. 原始农耕与畜牧业开始分离 2.老子言:“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孔子则称:“唯天为大,唯尧则 之”,他在被匡地之人围困时亦言:“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匡人又能把我怎么 样呢?”由此可推知,二者的言论是基于对() A.自然本原的探讨 B.治世理想的追求 C.人性本善的认知 D.阶级立场的考量 3.不同于西汉初期的“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率众为善,置以为三老”的“乡举里 选”模式,东汉章帝时期,明确规定:“有遵奉教化者,擢为乡三老,常以八月致酒肉以劝 勉之。”这一变化旨在( ) A.强化基层社会控制 B.提升地方行政效率 C.改革察举选官制度 D.弘扬尊老敬老传统 4.南朝梁建康城的登记户籍达28万户,城区面积持续扩大,东西、南北跨度各约40里。 城内有大市、北市、东市、斗场市等大小市集,形成众多商业区。此外,京口、广陵、吴 兴、会稽、山阴、宣城、毗陵、余杭、东阳等都是著名的商业都会,城内有繁忙的市场。 这主要得益于() A.政府商业政策的大力扶持 B.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C.水运交通网络的便利通达 D.江南农耕经济的发展 5.据《旧唐书》记载,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于东都邙山举行讲武礼,“诸蕃使咸在焉”, 突厥、新罗、吐蕃等国使节全程观礼。此次讲武礼遵循唐初礼制的基本程序,步兵、骑兵演练 五色阵形,皇帝亲自主持誓师,最终“大兽公之,小禽私之,入献禽以享蒸”。这一活动() A.巩固了边疆异域统治秩序 B.开创了军事礼仪的先河 C.彰显了唐王朝的政治权威 D.确立了完备的朝贡制度 6.宋代规定,读书人无论出身,通过科举考试即可做官,考试时“试卷密封,考官不知考生 姓名”。同期欧洲,贵族子弟凭血缘继承官职,教会职位则由教会高层任命,且需具备宗 教素养。两者选官制度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本质目的不同B.历史传统差异C.政治体制有别D.经济形态不同 第1页/共4页 7.明朝政府编修《大明一统志》,所构建的疆域观未包括边疆地区尤其是长城以外的“三北”。 清朝前期设一统志馆,隶属于内阁,选用内阁、翰林院等官员充任,《大清一统志》由各 省县、蒙古等藩属、部分海外朝贡国的地志汇编而成。清朝这一举措() A.意在构建新型“大一统”观念B.实现对文化思想的全面控制 C.强化了对“康乾盛世”的认同 D.沿用了中原王朝的修史制度 8.下表为明清时期自耕农生活水平估算。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五口之家(二大,三小) 收支(明清石) 占总产比重(%) 亩积 10亩(明清亩) 总产 3×10=30 100 口粮 20 67 农本消耗 4.5 15 税粮 5 16 衣着 2.34 7.8 包含衣着 0.5 2 余额 扣除衣着 -1.84 -5.8 A,小农经济呈现明显的脆弱性 B.农业多种经营兴盛 C.手工业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 D.人地矛盾不断加剧 9.有学者指出,希腊与印度北部均以山地为重要地理屏障,能有效阻挡草原游牧骑兵的直 接攻击。中国在地理上则更具独立性,北部以沙漠、山峰、戈壁为天然屏障。这三地出现 了截然不同的原生文明形态,其中中华文明尤为突出,不仅能稳定发展,而且还自成一体。 该学者意在说明,古代世界() A.文明多元性受地理环境影响 B.区域文明具有较大的封闭性 C.文明发展依附于良好的环境 D.农耕文明具有先天的优越性 10.中古时期,英格兰都守作为王权在地方利益的代表,一般由国王任命。1225年,德汉郡 愿意花200马克获得三年内自己选举郡守的权利:1300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