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A9协作体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高二历史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日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着眼于防范与惩处。先秦时期,各诸侯国纷纷 颁行法律,例如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此举动标志着 A.中国开始以法治理国家 国民大会 B.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出现 (政权) C.德治与法治发生了争执 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 D.中华法系得以正式确立 (行使政权) 2.右图是中国某一时期国家政权与治权运行 示意图,由此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用会期间 A.符合分裂国情下的执政需要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指导监督、 托付治权 民政府 B.践行孙中山主权在民的初衷 (党最高权力机关) C.从训政时期延续到宪政时期 行政立法 可法考试监家 D. 反映孙中山五权分立的设想 第2题图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某个自治区是建国后依据宪法 成立的第一个省级自治区,并在2025年迎来了成立70周年的庆祝大会。它位于右图 A.① B.② C.③ D.④ 4,毛泽东某部著作的目录包含“重工业和轻 工业、农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 建设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等标题。此著 作撰写旨在 A.推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B.提出中国革命的若干指导方针 C.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3题图 D.奠定了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基础 5.亚里士多德对希腊地区某城邦政体有如下论述:“君王们希望城邦长存,因为他们在臣民中享有 应有的荣誉,贵族们乐于在长老院中有一席之地,平民则安于监察制,所有人都有入选的机会”。 对该政体描述恰当的是 A9协作体高二历史试题卷第1页共6页 A.该政体中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 B.监察官从全体居民中选举产生 C.长老院拥有主持公民大会权力 D.君王世袭制并拥有司法行政权 6.下列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教士主持结婚典礼 教士主持解除婚姻 A.古代希腊 B.古代罗马 C.中古西欧 D.近代西欧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7.时人论先秦时期某国之弊曰:“雍州之地广野千里,然田壅阡陌之界,沃土未尽垦;陇亩之民力 耕终岁,然仓廪未得实。更兼贵者世袭禄位,士卒畏公战而勇私斗,法令不行于庶民,赏罚不及 于匹夫。”针对上述时弊提出的改革主张是 A.实行什伍连坐,建立县制 B.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 C.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 D.创学会、办报纸、兴学堂 8.《史记》载:“(高祖)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妻单于。…(武帝)卫青复出云中以西至陇西, 得胡首虏数千,牛羊百余万。…(宣帝)其后日逐王畔单于,将众来降,乃因使吉并护北道, 故号曰都护。…(匈奴好汉缯絮食物)中行说曰:‘今单于变俗好汉物,汉物不过什二,则匈 奴尽归于汉矣。’”由此可知,汉朝处理匈奴问题上 A.经历由和亲安抚、军事打击到综合治理的演变 B.始终以军事征服作为解决边患问题的主要手段 C.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的渗透促使匈奴内部的分化 D. 因国力强弱变化交替使用和平与战争两种手段 9.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赋税制度的运行示意图,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唐廷 永业田 (授田百亩) (二十亩) 男丁 户 分田 (八十亩) 租 (田租) 贡品) (撒纳税项) A.该制度下租、庸、调是民众必缴的赋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