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 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2025.11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C D C C A D B C 11 12 13 14 15 D C A A C 二、非选择题 16(12分) 背景:汉末社会动荡、士人流徙,汉代选官察举制难以为继;豪强大族操纵地方选官权,严重干扰人才选拔。(4分) 运作: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评定结果提供给吏部,作为吏部授官选官的依据;选官标准初创时注重家世、道德和才能,后逐渐演变为主要看中家世。(4分) 影响: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不利于扩大统治基础和维护社会公平。(4分) 17.(13分) 这道圣旨详细记载明初户口清查的举措,可作为研究明初国家治理的一手史料(或文献史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3分) 圣旨中“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大军”下乡“点户比勘合”,反映了明初加强户籍管理以掌握人口基数的治理需求;(3分)“有司官吏隐瞒了的……处斩”“百姓每自躲避……做军”,反映了明初以严刑峻法确保政令落实的治理特点。(3分) 但圣旨仅呈现朝廷政令,不能全面客观反映国家治理的情况,且未涉及治理的实效(2分),需结合方志、档案等史料印证,以全面认识明初治理实践。(2分) 18.(12分) 示例: 问:您认为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为什么会走向正常化 (2分) 答:从世界角度看: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2分)从美国方面看:建国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不得不调整对华政策;经济上受到日本、西欧的挑战;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4分)从中国方面看: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所以,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4分) 19.(18分) 核心特征:储备货币随大国崛起迭代更替。货币本位制逐步转型;从金属本位制过渡到信用本位制。(共4分,答出两个点即可) 阐述: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走在殖民扩张前列,先后成为世界强国,伴随着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推动葡西荷金银币成为早期国际货币;(3分) 19世纪中,随着工业革命完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确立英镑主导的国际金本位体系;(3分) 二战后,伴随西欧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3分) 1973年,随着美国国力的衰落,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20世纪末21世纪初,全球化快速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经济对于货币需求量增加,金属本位不能满足此要求,形成多元化的信用本位制。(3分) 综上所述,货币体系的演变是世界经济发展和大国间的博弈的产物。(2分)山东省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 高二历史试题 2025.11 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4至第6页。试题答案请用2B铅笔或0.5mm签字笔填涂到答题卡规定位置上,书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表1为关于刺史的部分记载。这反映了汉代刺史 表1 记载 出处 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 《汉书·百官公卿表》 鲜卑犯边……告幽州刺史,其令缘边郡增置步兵,列塞室下。 《后汉书·顺帝纪》 诏司隶校尉、部刺史曰:“蝗灾为害,水支仍至,五榖不登,人无宿储。其令所伤郡国种芜菁以助人食。” 《后汉书·桓帝纪》 A.开始参与军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