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16869

陕西省汉中市勉县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14473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陕西省,历史,答案,扫描,试题,考试
  • cover
失败的根源在于() A.国民党政权的治理能力低下 B.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 C未能触及乡村的根本性问题 D.基层官员与士绅的保守 高二历史 10.张居正曾说:“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 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针对此 现象,明代() A,对地方官每年进行巡行考察 B.对官员按照上计考核结果赏罚 注意事项: C.对任职期满的官员进行考满 D.对外省文官按照考课制度大计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 11.家谱是家族传承的重要载体,有寻根问祖、敦亲睦族等重要作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官修谱牒兴盛,宋朝以 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回答第Ⅱ 后,流行私修,家谱走向了普通百姓的家族中。这种变化从侧面反映()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A. 选官制度发展演变B,宗法观念逐渐淡化C.市民经济发展繁荣D.社会主流思想改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未代的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 1.睡虎地秦简《行书律》记载:“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又载: “隶臣妾老弱及不可诚仁者勿令。书廷辟有曰报,宜到不来者,追之。”这些规定反映出秦代文书制度 宜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这一变化反映了() A. 皇权势力的不断强化 B。基层社会民主的完善 A.为中央集权提供了行政保障 B.标志着封建官僚政治的确立 C.道德教化功能的丧失 D,民间自治精神的宣扬 C.有利于削弱地方的行政权力 D.通过皇帝诏令管控基层官员 2.宋朝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 13.有学者提出:“支配美国政治生活的不只是这一文件(“1787年宪法”),然而它对于形成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形 式的特殊性、实质和程序,从而使其区别于其他政治制度所起的作用,比任何其他单个因素都要大得多。”该学 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这反映出宋朝政治体制() A.解决了“三冗两积”的问题B.使皇权得到强化C.有利于缓和皇权与相权矛盾D.有利于监察相权 者意在强调,美国“1787年宪法”() A,维护了美利坚民族独立 B.影响了美国政治进程 3.唐代中期以后,由宦官担任的枢密使的地位不断上升。到唐末,枢密使有了专门的办公机构一枢密院,“宰相枢 C.注重保护公民个人权威 D,成为西方法治的典范 密,共参国政”的局面最终确定。这一现象的出现 B.成为宦官专权的根源 14.美因《彭德尔顿法》对职务常任制度采取了有条件的采纳态度,即将美国文官分为政治任命文官与常任文官,即 A.表明三省六部制度已经瓦解 政治任命文官的任期并未常任而由总统决定其具体任期,但其数量受到一定的限制,例如美国高级专业技术类文官 C.说明了唐代中枢机构的异化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中政治任命文官不应当超过15%。这一变化表明() 4,13世纪初,元朝首次在中国实行行省制,在全国共设10个行省,即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 A.两官分途制度不适合美国当时的国情 B.美国的总统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但西藏史籍《萨迦世系史》认为,吐蕃地区相当于元朝的“第十一个行省”。元 C.文官制度的嬗变适应了三权分立体制 D.常任文官的地位得到较大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