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为日本去一大害; 看中国再造共和。 ———袁世凯去世前自挽 共和误民国,民国误共和?百世而后,再平是狱; 君宪负明公,明公负君宪?九泉之下,三复斯言。 ———杨度(袁世凯幕僚,先支持后反对袁称帝)挽袁世凯 袁世凯千古; 中华民国万年。 ———刘师亮(渴望改良社会,痛恨武人政治)挽袁世凯 三幅挽联,代表了三种怎样的立场? 北洋 时代的 民主梦 孙中山 实现三民主义,运用革命的方式让中国社会走上民主化的道路 宋教仁 醉心于议会政治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梁启超 运用改良的方式实现中国社会民主化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U”字形发展过程,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1920),这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张海鹏《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一、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在辛亥革命后的北洋时期,专制现象仍频频出现。 袁世凯皇帝梦83天,张勋复辟仅12天,宛如一场接一场的闹剧。复辟帝制的狂想均告失败。这说明了什么?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有民主之外形, 而无民主之内核; 利用民主的框架, 走专制的道路! 一、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中国共和不能 ? 北京政府秘书长丁佛言 不共和亦不可? 袁世凯复辟帝制; 北洋军阀混战; 帝国主义入侵; 国民缺乏公民意 识与现代国家观念。 民主是世界潮流;西方思想的传播; 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迎来黄金时期,资产阶级要求。 一、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唯有参战,取得参加战后和会资格,努力收回国权提升国际地位。 ———北京政府外交部 大觉悟:弱国无外交!中国人必须抗争自救! 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一战期间,14万华工来到欧洲参战,为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这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惊天之举,也是世界现代史上的大事。 —徐国琦《一战中的华工》 1918年,北洋政府首次在北京紫禁城举行盛大阅兵式。 一、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结合材料,分析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原因。 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年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所涉及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 ———《中国年鉴(第一回)》(1924年) 二、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国政府厉行保护奖励之策,公布商业注册条例、公司注册条例,凡公司、商店、工厂自注册者,均妥为保护,许各专利。一时,工商界踊跃欢庆,咸谓振兴实业在此一举,不几年而大公司大工厂接踵而起。 ———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民国的初建(1912—1923)》第492页 1912年荣氏兄弟在上海创建福新面粉厂。到1919年,茂新、福新面粉系统共有8个厂。其“兵船”牌面粉,更远销英、法、澳及东南亚各国,“一战”时出口达80万吨,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荣氏兄弟因此获得了“面粉大王”的称号。1916年,荣氏兄弟在上海创办申新纺织公司…… 二、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清华学校学生抵制、焚烧日货 民国时期某商店门前招牌 二、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内 民国建立 政治:扫除障碍 经济:鼓励实业 群众反帝爱国斗争 外 有条件 有机遇 实业家们“实业救国”精神 欧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侵略 二、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地图-出卷网- 辛亥革命以前,中国近代产业工人不超过60万人,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已达200万人左右。 ———李侃《中国近代史》 (第四版) 二、民国初年经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