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山三中2024级高二上期历史半期考试试卷 姓名:_____班级: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大逆罪是源于秦朝的一种罪行,主要指涉毁坏皇家宗庙、山陵及宫阙等礼制性的建筑物的犯法行为,是历代刑律处罚最重的一类犯罪。秦律规定此类犯罪事实一旦确认,则不分首从一律处死,而亲属也会因此受到株连。大逆罪的这一立法精神 A.体现了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 B.表明了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C.诠释了轻罪重罚的法家思想 D.强化了君权神授的权力观 2.据统计,秦在淮河秦岭以北设郡的数量是南方设郡数量的2.2倍。东汉在全国设置郡国约105个,其中位于南方的两广和越南北部以及荆、扬二州江南部分的25个。这一状况反映了( ) A.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削弱 B.地区经济发展影响行政区划划分 C.南方经济地位更为重要 D.大一统政治局面尚未真正的实现 3.《旧唐书》记载,隋朝人窦威家世勋贵,他的兄弟们都崇尚武艺,“以军功致仕通显”,而窦威好读诗书,为官清闲。到唐代后期,“乡贡明经”“乡贡进士”作为一种头衔被广泛使用。这一变化说明( ) A.科举入仕的观念日益发展 B.官吏选拔强调文官特色 C.朝廷增加进士及第的名额 D.地方政治稳定得以巩固 4.宋代注重族规、家训的编纂,《袁氏世范》最初是袁氏家塾训蒙之作,因其“厚人伦,美习俗”,经版印后广泛流传。这反映出宋代家训( ) A.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B.承载了社会教化的功能 C.导致重文轻武风气盛行 D.成为巩固封建统治的工具 5.如图为明代巡按御史机制运行要件示意图,该图反映出明代巡按制度( ) A.巡按御史获得独立监察权 B.实现了对官员的有效监督 C.以服务于皇权为主要目的 D.确立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6.清末新政前后,清政府开始设立经济特科取士;废除八股后,又采取学堂育才选才和留学生毕业录用等措施。不久,清政府正式颁布《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宣布给留学归国人员以正途出身(等同于科举及第)。这说明清政府( ) A.主张全面学习西方文化和教育普及 B.旨在培养推行维新变法的新式人才 C.奠定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理论基础 D.推动中国教育和选官制度的近代化 7.有学者指出,辛亥革命摧毁的不过是满清王朝的空架子,内部的细密零件虽然腐朽但还未停止运转,思想上的进化改变并未随政治革命一起瞬息而成,国人思想层面还处于滞后状态。因此,虽躯体已成,却只可作为一量变过程,没有活的灵魂灌注,社会政治环境依然纷繁杂乱。这表明辛亥革命后( ) A.政治领域变革收效有限 B.思想启蒙仍亟待推进 C.制度建设已然趋于完善 D.社会转型呈良好态势 8.1940年山东省临时参议会通过的《人权保障条例》和1941年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通过的《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财权条例》均规定:一切抗日人民,不分种族、阶级、党派、性别、职业与宗教,在政治法律上一律平等;一切抗日人民都有人身不受侵犯之权利。这些条例的颁布与实施( ) A.有利于团结各抗日阶层的力量 B.使人民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C.促成了中国全面抗战局面出现 D.完善了根据地的法制建设体系 9.201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以法规形式明确阐明了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建设目的,倡导社会结构和社区建设中的民族混居、杂居。上述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创新民族地区的基层民主 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D.改变现行民族分布格局 10.全国道德模范是2007年以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举办的评选表彰活动。全国道德模范平均每两年评选一次,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个类型。据此可知,这一活动( ) A.体现了强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