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实验2026届高三年级集团联考 历 史 满分:100分 时长: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距今4300年山西陶寺遗址中,确认了300万平方米的城址,并发掘出大型贵族墓、天文观测设施、朱书陶文及各种礼器。陶寺的陶器具有山东、河南、江汉、关中、西北龙山文化的特征,但其覆盖面未超出临汾盆地的范围。这些考古发现说明 ( ) ①陶寺已经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 ②陶寺是最早的王朝国家的都城 ③陶寺古城很可能是夏文化遗存 ④中华古代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西周时“以邑为乡”,血缘宗亲居住在一起,“祸灾相恤,资丧比服”。春秋时,管仲“定民之居”,立“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乡长要定期向国君汇报工作,国君要亲自过问乡里事务。这一变化 ( ) A.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 B.促进了世卿世禄制度的迅速瓦解 C.促使乡成为最基层的行政机构 D.推动了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转变 3.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4.郑国子产参照夏、商、周三代之法令铸刑书,让百姓遵从郑令、野令,按照礼仪行事,从而彰显美德,抑制邪恶。子产铸刑书体现了 ( ) A.轻视礼制的变革思想 B.以刑促礼的治国路径 C.由礼至德的治理方略 D.礼主刑辅的基层教化 5.春秋早期,除贵族和残疾者外,凡居住城内,身高满七尺,六十岁以下男子,平时须服劳役,战时则入伍,且有权利参与城内公共事务的决策;居城外的男子,平时须服劳役,但战时无权当兵,只能担任后勤工作。这样的制度反映了当时 ( ) A.军事成为国家的中心事务 B.受到原始民主传统的影响 C.责权一致的公民意识勃发 D.国家治理呈现出二元模式 6.司马迁在《史记》中将本是戎夷之秦写入“本纪”,将蛮夷之楚、吴、越列入“世家”,将属于夷狄的匈奴、南越、东越、西南夷等少数民族写入“列传”,与华夏政权并无区别地编写。司马迁的做法 ( ) A.蕴含了华夷一家的思想意识 B.凸显了秦统一六国的不朽功绩 C.贯彻了史书编纂的求真原则 D.摆脱了政治因素对治史的影响 7.大范围兴修水利是汉代田庄农业生产的特色,如河南淮阳于庄出土的田庄模型,有水井、渠道可供灌溉,且据考古资料证实,多数田庄已经广泛应用了翻车、桔槔和龙骨车。这说明 ( ) A.汉代庄园势力开始不断壮大 B.中原的农业灌溉技术已远超南方 C.自耕农对农业生产技术改造 D.规模化生产有利于农业技术推广 8.北朝时期,一些军事将领相互联姻,形成关陇集团,集团内部包括鲜卑贵族上层元、长孙、独孤诸族,也包括过去北方的门阀,如京兆韦氏、弘农杨氏等,还有迁徙到关陇地区的河东门阀,如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关陇集团的形成 ( ) A.成为九品中正制的根基 B.保证了北方的长期稳定 C.顺应了当时的历史趋势 D.加剧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9.财政年度是人为制定的收支结算的起讫时间。汉代的财政年度计算是“计断九月”,取决于粟的成熟时间;唐代的财政年度计算则是“岁终为断”,与水稻的成熟时节相适应。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赋税征收标准的调整 B.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C.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 D.精耕细作农业迅速发展 10.南宋时,杭州的官方名称是“行在所”,也称杭都,杭京,京城,官民们把开封仍尊为“京师”。杭州城的建造多仿照开封城,又带有东南沿海地区的特色,商业氛围更加浓厚。南宋都城的状况反映了 ( ) A.南宋开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