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17071

河北衡水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检测(三)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6次 大小:1724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河北,衡水,中学,2025-2026,年高,三上
  • cover
河北衡水中学2026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检测三 历 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认为,周公时代变革的最大结果,是神权退场,这让中国的文化过于“早熟”;战国时代变革的最大结果,是贵族退场,这让中国的政治过于“早熟’’。而其他人类文明中,神权和贵族的退场,都发生在1500年之后的所谓近现代时期。材料中两个“早熟’’的结果分别表现为 A.分封制度和郡县制度的建立 B.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实施 C.周公礼制和官僚政治的形成 D.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的创建 2.下表为秦汉发展情况对照表。据此可知,秦汉时期 时间 秦朝 西汉 东汉 行政制度 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民族地区:道) 郡国并行制;“推恩令”;中外朝;察举制;刺史制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控制外戚;整顿吏治;裁撤郡县 经济体制 统一车轨、度量衡、货币;编制户籍 “与民休息”到统一货币、盐铁官营、均输平准、抑制工商 清查垦田、尸口;释放奴婢 思想 “书同文,行同伦”;焚书坑儒 “黄老”之学至“尊崇儒术” 重视儒学 A.地方行政权力不断强化 B.治国理政思想的一脉相承 C.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推行 D.国家治理践行大一统理念 3.据敦煌出土文献记载,唐天宝六年(747年),政府授予当地某农户的四十亩土地被分为四块,其最远间距达十三里。同期吐鲁番文献记载的当地五十四户农户中,更是有二十户的授田地块间距在三十里以上。这些文献可用于佐证当时 A.民族交融影响生产方式 B.均田制的危机逐渐显现 C.西北地区农耕水平落后 D.工具进步助推土地垦拓 4.有宋一代抵制皇帝“内降’’的记载常见于史籍。如仁宗时宰相杜衍,接到皇帝封赐某人的 “内降’’并不执行,累积到十份以上,一起交还给皇帝,反而得到仁宗的赞许。这说明了宋代 A.专制皇权受到极大挑战 B.科举取士促进吏治清明 C.中枢决策机制较为成熟 D.文官集团重视官吏考核 5.清初有不许土司乡试的规定。贵州黎平府亮寨长官司长官龙绍俭呈请参加科举考试,雍正批示“土司龙绍俭原由生员出身,既有志观光,陈请科举,着准其一体应试。若得中试,其土司世职亦可着伊将应袭之人举出承袭’’。这主要反映出 A.土司权威不断增强 B.边疆治理取得成效 C.选官标准日益宽松 D.儒家思想广泛传播 6.19世纪下半叶,一部分中国士大夫率先意识到铁路的救国价值。20世纪初,以绅商阶层为主的民众纷纷参与到路权回收运动中。辛亥革命后,国人对铁路外债、所有制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这些变化反映了 A.国人的主权意识开始觉醒 B.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加深 D.近代交通的迅速发展 7.如图为1910—1920年中国工农业产品价格变化指数图,导致该期间工农业产品差价迅速扩大的原因是 A.自然经济日益走向没落 B.实业救国思潮逐渐高涨 C.民国政府重视发展工业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8.辛亥革命后,劝禁缠足的工作从未停止过,但1928年统计的妇女缠足比例显示,湖北为59%,河北为50%,山西为18%,察哈尔为53%,且此时“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这些现象反映出 A.辛亥革命历史影响甚微 B.救亡运动脱离工农群众 C.国民政府忽视妇女地位 D.社会转型面临较大阻力 9.1938年4月,国民党第二战区副司令卫立煌途经延安,中国共产党为其举办盛大的欢迎晚会;1939年9月,毛泽东设宴欢迎国民政府骑兵第二军军长何柱国;1945年,国民参政会参政员黄炎培、傅斯年等访问延安,也受到了隆重欢迎。上述史实表明中国共产党 A.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B.致力于消除国共两党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