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17281

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检测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29859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河北省,检测,答案,图片,试题,历史
    2026届高三年级中期调研检测 历史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主体文化层距今7一5万年。该遗址出土大量石器,有石锤、刮削器、 钻、凹缺器、砍砸器等。学者通过对该遗址植物果实、种子进行分析,目前已鉴定出壳斗科、 茄科、豆科、葫芦科等植物遗存。这说明,7一5万年前的的濛溪河地区 A.已萌生出原始农业 B.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增强 C.处于磨制石器时代 D.人们可能已经学会使用火 2.北京大学郭宝钧教授认为,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钟鼎文的书写工具既珍贵垄断,又坚硬难刻 俦,春秋战国时期的简牍文以毛笔、石墨、竹简或木牍为工具,原料普通,易制易用,使西 周王官之学,流而为诸子之学,异响争鸣。这主要表明,郭教授认为 A.汉字形制变化促进文化的繁荣 B.书写材料变迁助推学术下移 C.简牍的使用保证了文化的普及 D.官营手工业转为私营手工业 3.汉代选拔监察官的首要标准是刚正坦直、不阿附权倖。史书记载的汉代监察官大多数或明于 律令,或好学习文,或由荐举入仕,且有地方(基层)任职经历。这反映出,汉代 A.察举制度注重实务经验 B.注重对监察官员的考核 C.选任官员注重德才兼备 D.监察官员兼任司法审判 ·26届高三中期调研检测·历史第1页(共8页)】 4.《佛说睒子经》成书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人按照自己的理解编造的“伪经”。在书中, 佛陀前世睒子携盲父母隐居山林,因迦夷国王误射濒死,其至孝感动帝释天,获神药复活, 父母双面复明。这说明,这一时期 A.国家分裂阻碍文化发展 B.佛教融汇华夏道统 C.中国人借佛教宣传理学 D.佛教完成了本土化 5.在历史上,湖北省中南部的江汉平原长期处于湖沼状态,被称为“云梦泽”,不任稼穑。宋 元时期,云梦泽水体大部分退去,人们在此地夯筑垸堤、围水造田。后来,此地区逐渐发展 为全国重要的粮食输出地。这主要体现了 A.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双向互动 B.岭南农业经济显著发展 C.该地农业由粗放转向精耕细作 D.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 6.清军入关后,清政府为明思宗崇祯皇帝举办国丧,褒扬殉国的明代大臣,录用向清投降的官 员,撤销厂卫特务机关,利用科举功名笼络汉族知识分子,废除明末的苛捐杂税。这些举措 A.强化了君主专制体制 B.体现清政府恩威并施的政策 C.有利于民族间的交融 D.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7.1858年,中美《天津条约》第30款规定:“现经两国议定,嗣后大清朝有何惠政、恩典、利 益施及他国或其商民,无论关涉船只海面、通商贸易、政事交往等事情,…亦当立准大合 众国官民一体均沾”。据此可知,这一规定 A.符合国际法规定的国家交往的原则 B.是对领事裁判权特权的运用 C.体现清政府接受“门户开放”政策 D.进一步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 8.1904年1月,清政府在《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中国民间,各操土音,致一省之人,彼 此不能通语,办事动多扦格。兹拟以官音统一天下之语言,自师范以及高等小学堂,均于中 国文一科内附入官话一门。”这说明,清政府意在 A.推动我国教育近代化的起步 B.以中体西用应对民族危机 C.借推广白话文维护清廷统治 D.以文化整合推动国民团结 26届高三中期调研检测·历史第2页(共8页)】2026届高三年级中期调研检测 历史参考答案与解析 1.B【解析】由材料“该遗址出土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