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福建省福州四中桔园洲中学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分。 1.下列温度符合实际的是( ) A.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 B. 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 C. 洗热水澡时水温约为 D.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2.“花卉节”已经成为扬州的一张城市名片,走近花园就闻到扑鼻的花香,这是因为( ) A.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C. 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D. 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3.一支液体体温计示数是,小明没有向下甩就直接用它测量自己的体温,读数仍为,则小明的体温( ) A. 可能低于 B. 一定等于 C. 一定低于 D. 一定高于 4.2025年亚洲冬季运动会雪场采用了人工造雪,即利用高压空气将水变成雾状喷出,雾滴在低温环境下快速形成冰晶。该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对应的吸、放热情况是( ) A. 凝固,会吸收热量 B. 凝固,会放出热量 C. 液化,会吸收热量 D. 液化,会放出热量 5.冬天,银装素裹的“雾凇”给世界增添了一份美丽,如图所示。它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 A. 液化 B. 凝华 C. 升华 D. 凝固 6.锅边糊是福州人早餐的最爱,如图是一碗刚煮好的锅边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煮锅边糊前,锅内水温度升高,所含热量增多 B. 煮锅边糊时,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羊肉粉的内能 C. 看到热腾腾的锅边糊上漂着油花,是由于油的比热容大 D. 锅边糊烫嘴,说明温度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 7.如图所示,将铁丝在同一位置快速弯折50次,然后迅速把铁丝弯曲的部分放在蜡烛上,蜡烛接触铁丝的部位立刻形成一个凹槽。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弯折铁丝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 弯折铁丝时,铁丝内能增加 C. 铁丝接触蜡烛时,是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D. 铁丝接触蜡烛时,蜡烛吸热温度不变 8.如图所示,这是四冲程汽油机的两个冲程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图为排气冲程 B. 乙图为压缩冲程 C. 甲图能量转化情况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乙图能量转化情况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9.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下的酒精( ) A. 热值不变,比热容减小一半 B. 热值和比热容都减小一半 C. 热值减小一半,比热容不变 D. 热值不变,比热容不变 10.太空飞行器返回大气层自由下落的过程中要通过一段“黑障区”,“黑障区”通常出现在距离地球公里的大气层空间,这段时间飞行器由于与空气摩擦,产生大量的热,外壳温度会达到,而飞行器内的设备却安然无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飞行器外壳应选择导热性好,熔点高的材料来制造 B. 飞行器通过黑障区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飞行器通过黑障区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D. 飞行器通过黑障区过程中,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11.A、B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用水浴加热图甲和用酒精灯图乙加热碘锤的方法观察“固态碘升华”过程。通过查阅资料可知: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碘的熔点为。则关于这两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组实验中出现的紫色碘蒸气,都一定是由固态碘升华形成的 B. 两组实验中紫色碘蒸气的形成,都经历了由固态变液态的过程 C. 应该采用甲图装置加热碘锤,更利于观察固态碘的升华 D. 应该采用乙图装置加热碘锤,更利于观察固态碘的升华 12.关于热值和热机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提高热机效率 B. 热机使用的燃料的热值越大,热机效率就越高 C. 1kg汽油在汽缸内燃烧放出的热量,就是汽油的热值 D. 火箭升空时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13.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a、b、c三种固体物质加热,它们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其中b、c质量相同。下列对图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温度从升高到时,a物质吸收的热量比b多 B. 时间内,a物质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 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