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18124

第11-12章实验探究题专项突破-2025-2026学年物理九年级上册苏科版(2024)含答案

日期:2025-11-1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7120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九年级,2024,苏科版,上册,物理,11-12章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章简单机械与功-12章机械能和内能实验探究题专项突破-2025-2026学年物理九年级上册苏科版(2024)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每个钩码重1N。 (1)实验前没挂钩码时,杠杆静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螺母向   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杆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在杠杆B点挂3个相同的钩码,则在杠杆的D点挂   个相同的钩码,就可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 (3)保持B点钩码数量和力臂不变,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出多组动力臂l1和动力F1所数据绘制了l1-F1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推算,当l1为0.6m时,F1为   N; (4)如图丁所示,用竖直向上的力匀速拉动质量分布均匀的另一杠杆,杠杆转动过程中,拉力F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这也叫杠杆的平衡状态,但实验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 (2)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出实验数据并记录在表格中。如图乙所示,阻力臂l2为   cm。 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0.5 16.0 1.0 — 2 1.0 15.0 1.0 15.0 3 2.0 15.0 1.5 20.0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用F1、F2、l1、l2表示)。 (4)如图丙所示,F始终与杠杆垂直,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的过程中,F的大小将   (填序号)。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3.小明和小德在“测量机械效率”,实验装置如图。(每个动滑轮重相同,忽略摩擦及绳重) (1)本实验中除图中的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实验过程中收集到a、b、c三组实验数据如下: 装置 钩码重/N 钩码上升的高度/cm 弹簧测力计示数/N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cm a 2 1 1.5 2 b 2 1 1.0 3 C 5 1 2.0 3 计算出a组实验的:有用功是   J,机械效率是   (结果保留整数); (3)比较b、c两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4)比较a、b两组实验数据,提升相同物重到相同高度,与a装置相比,b装置省了   N的力; (5)小明进一步思考后认为可以把上述三次的机械效率计算出来并取平均值,并认为这个平均值是测量出的准确的机械效率,你认为小明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 4.用图甲滑轮组做“探究动滑轮的重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实验。实验中把不同的磁铁吸附在动滑轮边框上以改变滑轮的重,每次实验都匀速拉动绳端使物体上升10cm。不计绳重,实验数据如表。 次数 G物/N G动/N F/N η/% 1 6.0 0.3 2.2 90.9 2 6.0 1.0     3 6.0 1.9 2.9 69.0 4 6.0 3.2 3.4 58.8 (1)每次实验绳端移动距离为   cm; (2)第2次实验中拉力F的示数如图乙,读数为   N,第2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分析数据可知:在物重不变的情况下,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 (3)实验中若仅增大绳端移动的距离,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 (4)本实验中,在物重不变的情况下,动滑轮变重时,由摩擦引起的额外功占总额外功的比例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许多实验器材在物理实验中被反复应用,斜面就是其中之一。请回答下列利用斜面进行实验的有关问题。 (1)用图甲所示的实验来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对于同--小球A,要放在斜面的不同高度让其自由下滑,若本实验装置的水平面绝对光滑,还能得出实验结论吗?答:   (选填“能”或“不能”)。 (2)图乙是测量斜面机械效率的实验,斜面倾斜角为30°,物体B重为4N,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拉动B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所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3)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