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6.3解直角三角形 一、单选题 1.如图,为了测量河两岸A,B两点间的距离,只需在与AB垂直方向的点C处测得垂线段AC=m米,若∠ACB=ɑ,那么AB等于( ) A.米 B.msinɑ米 C.mcosɑ米 D.mtanɑ米 2.在 Rt 中, , 则 的长为( ) A. B. C. D. 3.在Rt△ABC中,∠C=90°,则=( ) A.sinA B.cosA C.sinB D.tanA 4.在 Rt 中, ,则 的长是( ) A.6 B.8 C. D. 5.在中,,若,则的值为( ) A. B. C. D. 6.图 1 是第七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 (ICME)会徽, 在其主体图案中选择两个相邻的直角三角形,恰好能组合得到如图 2 所示的四边形 . 若 , 则 的值为 ( ) A. B. C. D. 7.在△ABC中,∠C=90°,BC=2,AB=3,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sinA= B.cosA= C.sinA= D.tanA= 8.把一副三角尺如图所示拼在一起,其中边长是3,则的面积是( ) A. B.4 C. D. 9.如图,在△ABC中,sinB=,AD⊥BC于点D,∠DAC=45°,AC=,则线段BD的长为( ) A.10 B. C. D.15 10.已知在中,,,点是延长线上任意一点,作于点,于点,连接,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11.如图,在矩形ABCD 中,BC= AP1,∠ADB=60°,动点 P 沿折线AD→DB 运动到点 B,同时动点Q沿折线DB→BC运动到点C,点P,Q在矩形边上的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点 P,Q 在矩形对角线上的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设运动时间为t(s),△BQ的面积为S,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S与t之间函数关系的是 ( ) A. B. C. D. 12. 如图,中,,.分别以三边为底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连结.若与面积比为,则的值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3.如图,在中,以点D为圆心,以一定长度为半径作弧,与边交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P,连接交于点E,若,则的长为 .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6,0),将线段OA绕点O逆时针旋转45°,则点A对应点的坐标为 . 15. 如图,在 Rt△ABC中,已知 点 D 在AB 上(不与点A,B重合),过点 D 作DE⊥AC于点 E,DF⊥BC于点 F,连结EF,则 的最小值为 . 16. 在△ABC 中,∠ABC=60°,AD 为 BC 边上的高, 则BC 的长为 . 17.如图,在菱形中,过顶点作,,垂足分别为,,连结.若,的面积为1,则菱形的面积为 . 三、解答题 18.如图,在中,,D为边上的一点,,. (1)求的长. (2)若,求的值. 19.在Rt中,,点E是BC的中点,,垂足为点D.已知AC=9,. (1)求线段AE的长; (2)求sin∠DAE的值. 20.在Rt中,分别是的对边.根据下列条件解直角三角形. (1). (2). 21.如图,在△ABC中,∠ACB=90°,D为AB的中点,过点D作AB的垂线,交BC于点E,过点A作AF∥BE交ED的延长线于点F,连结AE,BF. (1)求证:四边形AEBF是菱形. (2)若sin ∠EBF=,AE=5,连结CD,求CD的长. 22.如图,在中,,分别垂直对角线于点,. (1)求证:; (2)若的周长为,,过点作于点,,求的长. 23.如图1,平面上,四边形中,,,,,,点M在边上,且.点P沿折线以1个单位速度向终点C运动,点是点A关于直线的对称点,连接,设点P在该折线上运动的时间为. (1)直接写出线段的长; (2)如图2,连接. ①求的度数,并直接写出当、M、A共线时t的值; ②若点P到的距离为1,求的值; (3)当时,请直接写出点到直线的距离(用含t的式子表示). 24.如图,在边长为6的等边△ABC中,E,F 分别是边AC,BC 上的动点,且AE=CF,连接BE,AF 交于点 P,连接CP,求CP 的最小值. 参考答案 1.D 2.B 3.A 4.B 5.A 6.A 7.C 8.C 9.C 10.A 11.D 12.B 13. 14.(,) 15. 16.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