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20559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乌海市第一中学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2734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5-2026,期中,答案,试卷,历史,考试
  • cover
乌海一中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历史试题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乌海一中高三年级 期中考试试卷 历史 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豫西地区自仰韶晚期开始,文化遗址数量显著增多,居住地建设与多重环壕聚落构筑同步进行。至龙山晚期,这一地区分布有数个城址和规模较大的环壕聚落群。这一变化反映了龙山时期(  ) A.原始氏族社会终结 B.社会复杂程度加深 C.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D.中原文明程度较高 2.汉文、景二帝诏令通俗明晓,明白如话。至武帝时,诏令又同训典。如武帝诏书曾引“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等语,命二千石官员举贤才。这一变化缘于(  ) A.主流意识形态的调整 B.察举制度的完善 C.酷吏治国模式的形成 D.中枢机构的演变 3.唐朝时期出现座主门生关系,即主考官(座主)与及第考生(门生)形成紧密的依附关系,如柳宗元在参与“永贞革新”时,与刘禹锡等人共同推荐出身较低的士子进入中枢,此外,同榜进士之间往往会结为“同年”,形成政治互助网络。据此可知,唐朝(  ) A.科举是选官的主要途径 B.科举制度冲击传统权力结构 C.寒门庶族只能进士入仕 D.分科考试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4.北宋时,宰相和枢密院各掌文武二柄,彼此牵制。只有当战事爆发时,宰相才会兼任枢密院长官,兼具文武大权于一身。进入南宋后,出现了宰相长期兼任枢密院长官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  ) A.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B.北宋冗官问题弊端显露 C.南宋面临国防压力更大 D.宰相权力反弹威胁皇权 5.《大清律例·户律》规定:“凡私放钱债及典当财物,每月取利并不得过三分。……违者,笞四十,以余利计赃,重者,坐赃论,罪杖一百。”该条文还严禁“以利滚利”和“强夺人妻女抵债”。这反映了清朝(  ) A.注重维护社会基本伦理秩序 B.法律严苛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C.政府全面干预民间借贷行为 D.重农抑商的思想理念 6.19世纪60年代,兵事、枪炮、轮船制造及边备、海防诸事务均被视为“洋务”。然至80~90年代,朝中普遍认为“近数十年内,吾国家怀柔远人与富国强兵之计,均目之曰‘洋务’,其称名已不正”。这一认识的改变反映出(  ) A.“中体西用”思想拓展 B.传统经济结构瓦解 C.“外须和戎”理念成熟 D.近代国家意识萌发 7.如下所示为中国某一时期的社会变化。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政府田赋收入占财政收入比例由25%降至21%官办企业的资本由年均增长14.5%降至3.81%政府明确规定各种大礼服、常礼服、大礼帽等“料用本国纺织品”“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 A.文明开化的新习俗成为主流 B.共和政体下社会结构逐渐转型 C.自由平等的新秩序正在构建 D.列强侵略加剧下官办企业衰退 8.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曾全文刊登中央审计委员会对中央政府各部委、粤赣省、瑞金市、国家企业及革命团体等的九份审计报告。这说明中央审计委员会的做法(  ) A.实践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B.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C.履行了舆论督政治国的政治职责 D.推动了陕甘宁边区廉政建设 9.1940年后,晋绥边区一批新兴商户在“新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