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21035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中国古代史主题研讨与中外对比研讨课件(2份打包)

日期:2025-11-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23721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研讨,打包,2份,课件,对比,中外
    (课件网) 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 阶段总结一 中国古代史主题研讨与中外对比 中外对比 历史关联 深化认知能力 一、秦汉与罗马帝国———东西方国家治理比较 1. 国家治理体系 秦汉政治重基层治理,建立起了精细的郡县两级的基层行政系统。郡县机构复杂,人员众多,管理层次分明,中央政府对郡县实行严格的控制。罗马帝国政治重上层架构,始终没有建立基层行政体系。虽设行省,但行省之下是一堆拥有自治权的王国、城市、部落,所以罗马行省的管理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是机构设置简单,官吏人数不多,始终没有形成层次分明的管理机构,二是行省主要负责税收、司法和治安等方面事务,远不及秦汉郡县管辖得那样广泛。 2. 经济调节方式 罗马文明的经济基础是“奴隶制大庄园”(西罗马),其财经体系简单,没有国家强力调控,依靠发达的私法体系来规范并调节个体间的经济关系。秦汉则走了中央调控的路线,从秦朝开始即设立了县乡两级的基层税吏和财务系统。 3. 政治核心价值 (1)罗马帝国定型了西方政治“多元制衡”传统。秦汉定型了中国“多元一体”的传统。罗马帝国建立了融合王权制、贵族制、民主制的混合政体,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三种力量互相制衡。汉朝的大一统是多元一体。西汉政治从思想到实践都是多元的。 (2)罗马帝国强化了以“自由”为核心的政治传统;秦汉形成了“大一统”和“仁政”合一的政治传统。 (3)罗马帝国被基督教塑造为西方文明“国家之恶”的观念原型。两汉在人文理性下成为中华文明“国家之善”的观念原型。 二、中国古代城市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差异 1. 西欧城市是工商业者的聚居地。同时,西欧城市还是一个社会概念,一种社会共同体,城市市民组成一个市民阶级。而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主要就地理空间意义上说,指的是众多人口的集中聚居地,没有形成一个社会共同体,没有一个有共同利益的市民阶级。 2. 西欧中世纪城市最先是作为经济中心———主要是工商业中心发展起来的,而后才发展了政治、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职能,有些城市甚至没有政治职能。而中国封建城市一般首先是作为政治中心出现的,是官员的驻地,以后才发展了经济职能,有些城市甚至没有明确的经济职能。 3. 在西欧,政治上是农村统治城市,住在城堡里的封建领主统治城市,经济上是城市剥削农村,城市通过商业和高利贷等形式剥削农村居民。而在中国,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是城市统治农村,住在城市里的封建地主和政府官员统治和剥削农村。 4. 在西欧,城市拥有自治权,享有许多特权,这种自治权是市民斗争的结果。在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国古代城市无法形成自治权。 5. 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是自发形成的,实行自然主义的非干预规划。中国古代的封建城市,完全受控于礼制的规划理念,严格按照“营国制度”建造,无不体现着等级、尊卑、礼制和皇权至上的封建思想。 三、17、18世纪(明清时期)东西方历史发展的不同走向 中国 西方 政治 君主专制统治进一步强化 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经济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优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开展工业革命,向工业化国家转变 对外 闭关自守 殖民扩张 思想 传统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加强思想文化控制,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人文主义的发展 科技 以应用科技为主,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侧重理论科学的研究,以实验探究为主,促进了近代科学产生 1. (2024·四川德阳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灭东方列国后,将过去错杂的交通线路加以整理和连接,“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地势既定”,根据“车同轨”的要求修筑了全国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