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21310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练习(含答案) 高中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5-11-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11829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纲要,历史,中外,编版,史部,高中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一、选择题 A组 教材改编题———固基础 题组1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1.[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90“学习聚焦”改编]鸦片战争前夕,英国和其他殖民主义国家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中国,但清政府对世界形势变化浑然不觉。以下关于鸦片战争爆发前的世界形势,叙述正确的有(  ) 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日、俄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②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增长,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③欧美各国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日趋激烈 ④美国掌握着资本主义世界霸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90“课时导言”改编]1800年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4570箱,1838年超过了4万箱。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 A.扩大市场和原料产地 B.促进丝银贸易发展 C.在中国倾销棉纺织品 D.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题组2 两次鸦片战争 3.[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92“史料阅读”改编]当时(鸦片战争前)英国人马尔丁说:“鸦片贩卖者腐化了、降低了和毁坏了不幸福的人底精神生活,而且还毒杀了他们的身体。……而充当凶手的英人和服毒自杀的华人,就彼此竞争,向吃人神的祭台上贡献牺牲品。”马尔丁指出了当时的鸦片贸易(  ) A.对中国人的伤害 B.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C.已经实现合法化 D.遭到英国政府的反对 4.[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92“教材插图”改编]下图出自1845年伦敦出版的《复仇神号亲历记》,描绘了英军占领广州期间到乡下劫掠的情形,该图(  ) A.完整地再现了英军在中国的侵略行径 B.对研究战争性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C.可用于说明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诉求 D.能够印证战争期间英国军队纪律涣散 5.[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92“教材插图”改编]下图是中国水师与英国海军在穿鼻洋面上激战的画面。1839年11月3日,民族英雄关天培率广东水师,在广州穿鼻洋海面与来犯的英国军舰激战,史称“穿鼻洋之战”。由此可以说明(  ) A.鸦片走私损害中国利益 B.中国民众自发袭击英军 C.英国蓄谋发动侵华战争 D.清政府组织了抵抗活动 6.[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92“主干知识”改编]19世纪40年代,清政府被迫与英、美、法等国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条约,三国从中国获得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这批不平等条约不包括(  )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北京条约》 7.[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93“学思之窗”改编]1857年,马克思撰文指出“英国人控告中国人一桩,中国人至少可以控告英国人九十九桩”,因为英国人采取的行动是在“中国人的挑衅行为危及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种站不住脚的借口下发生的。据此可知,马克思意在(  ) A.说明中国维护主权的正当性 B.指出英国侵略中国的目的 C.主张通过协商解决中英冲突 D.质疑英国发动战争的理由 8.[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93“历史纵横”改编]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侵略军所到之处,中国人民群众都自发进行了抵抗。恩格斯当年指出:“这是一场维护中华民族生存的人民战争。”中国民众自发抵抗侵略的行为(  ) A.彰显了爱国主义情怀 B.推动了洋务运动兴起 C.维护了国家主权完整 D.获得了地方政府支持 题组3 开眼看世界 9.[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94“主干知识”改编]鸦片战争后,出现了一批探讨当时世界形势的论著,如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畬的《瀛寰志略》等。这些论著(  ) ①初步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②意在探索中国强国御侮之路 ③打破盲目自大和僵化的状态 ④引发知识阶层中的思想动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94“主干知识”改编]福建布政使徐继畬在福建处理对外交涉事务,留心搜集外国事物和西人著述,撰成《瀛寰志略》一书。该书(  ) A.按照世界五大洲介绍各国历史 B.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