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21645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学案 (含答案) 高中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5-11-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8次 大小:21456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纲要,历史,中外,编版,史部,高中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2.通过了解秦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时空定位】 学习任务一 秦的统一 1.秦的统一 (1)条件 客观 条件 ①政治: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②经济: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③地理: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主观 条件 ①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② 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过程 ①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采取 策略,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秦朝,定都 。 ②征服南方 地区,加强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 ③北击匈奴:击退匈奴进攻,修筑 。 2.制度统一 制度 内容 皇帝 制度 (1)皇帝独尊:兼采三皇五帝名号,定名为皇帝,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 (2)皇帝世袭:嬴政自称“始皇帝”,皇位世代相传 (3) :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 三公 九卿制 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三公指丞相、太尉、 ,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 郡县制 郡县的主要官员由 任免和考核。县以下设乡、里和亭,管理民众和治安 3.经济和文化统一 (1)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 (2)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等。 4.统一的意义 (1)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 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 (2)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3)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 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微思考1《汉书·主父偃传》记载:“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摘自教材P16“史料阅读”)据此指出秦始皇嬴政的历史贡献。 微思考2阅读教材P16图片《里耶秦简户籍簿》及其说明文字:结合“释文”,概括秦朝户籍制度的特点。它的出土有何史料价值 微思考3阅读教材P17《秦朝形势图》:指出秦朝在地方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助学助考 1.必背———重要结论 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为中国两千多年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2.必考———核心概念 ①君主专制:是一种决策方式,具体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②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强调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3.必知———易错易混 ①郡、县地方行政区划最早出现不是在秦朝,而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不是分封制的继承与发展,而是对分封制的否定。 ②在郡县制下,县令或县长不是由郡守任免,而是由皇帝直接任免,郡守和县令、县长的职位也不能世袭。相对于分封制,郡县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4.必会———构图解史 ①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②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学习任务二 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1.秦末农民起义 (1)原因:秦朝的暴政 表现 秦始皇 ①穷奢极欲,大兴土木,求仙访药,巡游、封禅,征发繁重;刑法严苛 ②“ ”,钳制思想 秦二世 严刑峻法,加重人民负担 结果 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化,最终爆发了农民起义 (2)爆发: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 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自立为王,号为“ ”,不久兵败。 (3)发展:项羽、刘邦等领导的反秦势力日益壮大。 (4)影响:公元前207年, 的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 2.楚汉战争 (1)时间:公元前206—前202年。 (2)概况 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