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22381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分类集训主观题课时教学课件(8份打包)

日期:2025-11-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42976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分类
    (课件网) 分类集训(十)  背景(原因)类主观题 1. (2024·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毛瑟步枪是世界著名的枪械,由德国人威廉·毛瑟和保罗·毛瑟兄弟设计。1869年,他们建立公司生产枪支。两年后德国政府开始与毛瑟兄弟合作,用他们发明的直动式单发步枪装备军队。毛瑟兄弟后来对步枪进行了改进。1888年,保罗·毛瑟研制出发射无烟火药子弹的弹仓式步枪,并在枪管外加装套筒,弹头初速和射程都有增加。1898年,保罗·毛瑟研制了新的弹仓式步枪,各种性能都有较大提高。德国生产的毛瑟枪除满足国内扩军备战的需要外,还大量出口。 ———摘编自[美]罗伯特·L. 奥康奈尔《兵器史》等 材料二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抗日根据地遭到封锁,武器供应严重不足。为此,中共中央指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造武器,必须建立自己的兵工厂。随后,八路军军工局组织人员土法上马,制造出枪管钻床和防锈处理设备。没有造枪的钢材,就用沦陷区的铁路钢轨作材料。1939年4月,他们设计出无名氏马步枪,次年结合山地游击战特点,又加以改进设计出八一式马步枪。该型枪支重量轻、体积小、精准度高,且方便近身拼刺刀,成为抗日根据地生产的数量最多、使用最广、性能最好的制式步枪。 ———摘编自薛幸福主编《革命根据地军工史料丛书·陕甘宁边区》等 (1)据材料一概括毛瑟枪在研制技术上的创新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瑟枪研制的背景。 答案:(1)创新之处:改进枪械结构(发明直动式单发步枪、使用弹仓、使用套筒);发明无烟火药子弹。 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德国重视发明;德国对外侵略扩张(扩军备战)的需要。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毛瑟枪相比,八一式马步枪成功研制所面临的困难。 答案:(2)困难:战争处于相持阶段;原料(物资)匮乏或设备缺乏;人才不足,技术落后。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八一式马步枪研制的意义。 答案:(3)意义:改善根据地武器装备,增强战斗力(作战能力);打击日本侵略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积累工业生活经验,培养人才;铸就艰苦创业革命精神或自力更生精神。 2. (2024·湖北卷)[五四期刊与社会思潮] 材料一 以五四运动为中心的前后时期(1915—1923年),大量期刊涌现。下图是五四时期期刊创办情况: ———摘编自杜波《五四时期期刊研究》 材料二 创办于1915年的《新青年》《科学》及1917年的《太平洋》,代表了当时思想界的动态。文化类期刊有《湘江评论》《浙江新潮》等新文化期刊,《国故》《学衡》等保守主义文化期刊,《侦探世界》等通俗文学期刊,《小说月报》《创造》等新文学期刊。《科学》“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职志”,主张科学救国,同类期刊有《电界》《心理》等。《太平洋》主要刊发政论文章,主张政治革新。政府及政党亦办期刊,如中共刊物《共产党》《劳动界》,国民党刊物《建设》等。 ———摘编自《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五四时期期刊的整体特征。 答案:(1)特征:集中在少数地区,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创办期刊的数量较多;《新青年》《科学》《太平洋》是当时思想界的代表;期刊的种类丰富;带有思想启蒙和救亡图存的色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五四时期期刊蓬勃发展的背景。 答案:(2)背景:五四运动的影响;新文化运动中对民主和科学的宣传;政党政治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国民党等的宣传;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新思想的传播;等等。 3. (2024·山东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央苏区政权力量“嵌入”乡村社会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工人增加了工资,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