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23600

陕西省汉中市勉县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338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陕西省,汉中市,勉县,2025-2026,学年,高二
  • cover
高二历史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回答第1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回答第II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睡虎地秦简《行书律》记载:“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又载: “隶臣妾老弱及不可诚仁者勿令。书廷辟有曰报,宜到不来者,追之。”这些规定反映出秦代文书制度 A.为中央集权提供了行政保障 B.标志着封建官僚政治的确立 C.有利于削弱地方的行政权力 D.通过皇帝诏令管控基层官员 2.宋朝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这反映出宋朝政治体制 ( ) A.解决了“三冗两积”的问题 B.使皇权得到强化 C.有利于缓和皇权与相权矛盾 D.有利于监察相权 3.唐代中期以后,由宦官担任的枢密使的地位不断上升。到唐末,枢密使有了专门的办公机构-枢密院,“宰相枢密,共参国政”的局面最终确定。这一现象的出现 A.表明三省六部制度已经瓦解 B.成为宦官专权的根源 C.说明了唐代中枢机构的异化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4.13世纪初,元朝首次在中国实行行省制,在全国共设10个行省,即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但西藏史籍《萨迦世系史》认为,吐蕃地区相当于元朝的“第十一个行省”。元政府在吐蕃地区执行较全面的清查户口、收取赋税、驻守军队、建立官府、设置驿传等治理工作。这体现出元代A.华夏认同观念的增强 B.民族间的隔阂得以消除C.民族习俗的日益趋同 D.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 5.清王朝覆灭后,北洋政府废除9品18级官员制度,学习西方用文官考试制度选拔公务员。1913年颁布的《文官考试法草案》详细写明了准考条件、考试科目及流程。当时规定,凡年满21岁,且没有违法记录和未破产者,具有中学以上或相当于中学以上(现在的中专)毕业资格之男子,均可应试。这反映了北洋政府时期的选官制度 A.男尊女卑观念益发浓厚 B.体现社会转型的时代特征 C.新旧教育体制同时并存 D.照搬欧美文官考试的经验 6.雅典五百人议事会分为十个五十人委员会,500名议员以部落为单位分成十组,每组在一年中十分之一的时间里服务,每个委员会每天抽签出一人作为主席,一个公民一生仅能任职一次。这一制度 ( ) A.保证了政治秩序良性运转 B.有效提高了行政工作效率 C.扩大了雅典公民构成范围 D.体现了民主政治体制特点 7.有学者将美国政治体制称为“否决政治”,总统和国会之间经常出现相互否决的现象,甚至由于国会与总统分庭抗礼而造成的“府会相争”,常使联邦政府面临“关门”危机。据此可知,美国的政治体制 ( ) A.有效地维护了人民民主 B.影响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削弱了总统的行政权力 D.导致了部门间权力争夺 8.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中期,有关民主选举的标语和口号在陕甘宁、晋察冀等边区较为普遍,如“选举是保卫边区的法宝“民选各级政府'人民是政府的主人”。此外,还有民主答疑、民主漫画等多种形式。这些做法旨在( ) A.使人民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 B.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D.完善苏维埃基层政权组织架构 9.20世纪30年代前后,国民党政权曾组织发动了县级自治运动、农村复兴运动、新生活运动、农村合作运动、识字运动等一系列运动,试图对乡村进行全面改造与建设,但最终结果却是收效甚微甚至归于破产。国民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