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莆田砺志学校2025-2026学年(上)期中质量检测 高一年级 历史试卷 满分: 100分 考试时间:75分 注意事项或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 6 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内容填写清楚。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保持答题卷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禁用涂改液,涂改胶条。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分为前陶新石器时期和有陶新石器时期。前者有黄河流域的陕西大荔沙苑、华南地区的广东阳春独石仔等;后者有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等。据此可知,中华文明的起源( ) A.具有多元性特征 B.早于世界其他地区 C.呈现一体化趋势 D.以农耕文明为主体 2.《战国策》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这说明( ) A.禹建立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B.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C.夏朝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D.嫡长子继承制的实行 3.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和言论主要记载在《论语》当中。下列观点可能出现在其中的是( ) A.“为政以德 B.“以法治国” C.“相生相胜” D.无为而治 4.下表所示的内容是百家争鸣期间部分先秦思想家的主张。这反映了他们( ) 人物 主张 老子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孔子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荀子 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筐箧,实府库 A.代表了下层百姓的利益 B.提出不同的治国方略 C.都提倡“仁政”学说 D.都强调实现富国强兵 5.公元前221年,秦国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基础的举措是( ) A.尊王攘夷 B.统一文字 C.统一度量衡 D.商鞅变法 6.如图所示为小吉同学学习《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所做的笔记。该笔记总结的是( ) 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A.秦统一的方式 B.秦统一的原因 C.秦统一的过程 D.秦统一的意义 7.表1为汉武帝实施的系列政策,旨在( 时期 政策内容 公元前127年 颁布”推恩令”,要求诸侯王将封地分给所有子弟 公元前122年 设立刺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由刺史监察郡国守相 公元前112年 实行”耐金夺爵”,以诸侯王献祭黄金成色不足为由废除106位列侯爵位 表1 加强中央集权 B.促进经济发展 废除郡国体制 D.完善监察体系 8.构建知识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汉武帝在位时期,西汉王朝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如下图所示是某同学构建的西汉知识结构示意图,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 张骞出使西域 B.焚书坑儒 C.尊崇儒术 D.打击豪强 9.路振在《九国志》中记载:“永嘉二年(308年),中原……入闽者八族,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唐僖宗年间(873—888年),河南固始王潮兄弟率民进入闽南定居繁衍,追随王氏入闽的部属,还有郑、曾、谢、高、沈、马等27姓。材料现象出现的共同历史背景是( ) A.丝绸之路重心转移 B.北方战乱不断 C.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D.政权更迭频繁 10.北魏孝文帝将都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用汉字、穿汉服、与汉人通婚。这些做法() A.激化了民族矛盾 B.促进了经济发展 C.推动了民族交融 D.导致了政权并立 11.下表为唐诗中对一些城市景象描述的诗句。这可用于印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