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27521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族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PDF格式,无答案)

日期:2025-11-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15729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云南省,期中,答案,格式,PDF,试卷
  • cover
昆明市外国语学校禄劝分校(禄劝民族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肿考试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第4页, 第Ⅱ卷第4页至第6页。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 用时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 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石器时代,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一系列区域文化重心。这些区域文化重心大都程度 不等地出现了颇具规模的聚落群或古城,以及大型建筑、祭坛等。这些活动不仅需要 大量人力、物力,而且需要精确规划和专门分工。这表明,这些早期区域文化重心 A.组织动员能力较强 B.私有财产已经出现 C.原始农业长足发展 D.社会分工日趋明显 2.集体劳作的瓦解与家庭式劳作方式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转型的重要标志。这 一转型与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其中的关键因素是 A.井田制的瓦解 B.铁型牛耕的推广 C.私有制的出现 D.赋役制度的变革 3.下表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主要学派的治国主张。据表可知这一时期的政治主题是 学派 主张 儒家 以礼治国,为政以德 墨家 兼爱,尚贤,非攻 道家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法家 以法治国 高一历史LQM·第1页(共6页) 减 Q夸克扫描王 极速扫描,就是高效 A.构建官僚政治 B.变革选官制度 C.加强君主专制 D.重建政治秩序 4.20世纪后期,考古学家在湖北、甘肃、湖南等地发现了大量秦代的竹简,其中有政 令、上下公文往来、司法文书、吏员簿,还有物资登记、转运、赋税、徭役、军爵、 官吏任用等文书。这些重要史料可以佐证秦代 A,地方宗族势力较为强大 B.行政制度比较完备 C.郡县制在全国范围确立 D.法律制度非常严密 5.汉代《盐铁论》记载:“夫权利之处,必在深山穷泽之中,非豪民不能通其利。”汉武 帝时实行盐铁官营,郡国设置盐官、铁官,下令“敢私俦铁器、煮盐者,钳左趾,没 入其器物”。这一举措 A.解决了封国问题 B.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 C.削弱了豪强势力 D.废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6.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西北少数民族陆续人主中原,内迁…胡床、椅子、方凳、墩 等高型坐具从少数民族地区传入中原,与中原家具相融合,使得部分地区出现了渐高 型家具…人们的坐姿也变得比较随意,蜷腿坐、盘腿坐等大量出现。材料体现了魏 晋南北朝时 A.南北实现统一 B.君主专制加强 C.民族间的交融 D.经济快速发展 7.东吴、东晋和南朝相继建都建业(东晋南朝称建康,今南京),先是东吴开凿破岗渎, 挖娄湖,凿横塘,辟航道,建立起以建业为中心的南方漕运体系。东晋、南朝时,建 康继续保持了漕运中心的地位。这些做法 A.催生了新的生产关系 B.保证了朝廷的财政收入 C.推动了南北方的交流 D.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 8.唐诗中有“商贾女郎辈,不曾道生死”的诗句,广陵茶姥“每旦,将一器茶卖于市, 市人争买”,胡女也在市中开设酒肆,“胡姬招素手,醉客延金樽”,这体现出唐代 A.女性地位相对提高 B.民族交融促进商业发展 C.社会风气相对开放 D.传统文化礼制逐渐湮灭 9.唐朝时,某大臣因不满皇帝绕过三省直接对六部下达指令,向皇帝进谏道:“政之大 本,在于刑赏,刑赏不明,政何以成?且陛下不经中书拟议、门下审驳,直付六部施 行,违制之举,恐致朝纲紊乱。”这表明三省六部制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分化削弱了相权 C.完全丧失了职权 D.注重决策的规范 10.在敦煌艺术中,北魏时代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