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十三章 三角形 章末复习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请你带着下面的问题,进入本章的复习吧! 1.按照内角的大小,三角形可以怎样分类?按照边呢? 2.三角形的三边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3.三角形中有哪几种重要的线段?你能画出这些线段吗? 4.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如何证明这个结论? 5.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有怎样的关系?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6.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有怎样的关系?这个结论能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吗? (1)∠ABC 是△ABC 的 . (2)图中以线段 AE 为边的三角形有 . (3)图中共有 个三角形,它们分别是 . 考点一 三角形的概念 例1 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角 △ABE,△ADE,△ACE △ABD,△ADE,△ACE , △ABE , △ACD , △ABC 6 B D E C A 数三角形个数的常用方法 (1)按组成三角形的图形个数来数(如单个三角形,由2个图形组成的三角形……最后求和); (2)从图中的某一条线段开始,按一定的顺序找出另两条边; (3)先固定一个顶点,再变换另外两个顶点,找出不共线的三点共有多少组. 考点一 三角形的概念 归纳 例2 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是1∶2∶3,则这个三角形是( )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 考点一 三角形的概念 A 例2 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是1∶2∶3,则这个三角形是( )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 考点一 三角形的概念 A 解:∵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是1∶2∶3, 设三个内角分别为 x,2x,3x,则 x+2x+3x=180°, 解得 x=30°. ∴ 这三个内角分别为30°,60°,90°, ∴ 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判断三角形形状的常用方法 (1)确定其分类,是按角分类还是按边分类; (2)若已知的是角,看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角是哪一类角,则这个三角形就是哪一类三角形;若已知的是边,看是否有相等的边,若有相等的边,则这个三角形就是等腰三角形. 考点一 三角形的概念 归纳 考点二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例1 若实数m、n满足|m-2|+(n-4)2=0,且m,n恰好是等腰△ABC的两条边的边长,则△ABC的周长是 . 10 考点二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例1 若实数m、n满足|m-2|+(n-4)2=0,且m,n恰好是等腰△ABC的两条边的边长,则△ABC的周长是 . 10 解: ∵ |m-2|+(n-4)2=0, ∴ m-2=0,n-4=0 . ∴ m=2,n=4 . 当 m=2作腰时,三边长分别为2,2,4,不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 当 n=4作腰时,三边长分别为2,4,4,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 则周长为2+4+4=10. A.2 B.3 C.4 D.5 例2 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3和5,则该三角形第三边的长不可能是( ) . 解:设该三角形第三边的长是 x,则 5-3<x<5+3, 所以2<x<8, 所以该三角形第三边的长不可能是2. A 考点二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两个应用 (1)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将两条较短线段之和与最长线段进行比较,若两条较短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则能组成三角形;反之不能. (2)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构造不等式(组),确定某一字母的取值范围或具体数值.常列不等式组为:两边之差<第三边(未知边)<两边之和. 考点二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归纳 例3 如图,已知 AD,AE 分别是△ABC 的高和中线, AB=6,AC=8,BC=10,∠CAB=90°,试求: (1)△ACE 和△ABE 的周长的差; (2)AD 的长; (3)△ABE 的面积. 考点二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B D E C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