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31287

广东省珠海市第十六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5-11-2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3次 大小:4797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广东省,期中,解析,试卷,物理,考试
  • cover
2025-2026学年广东省珠海十六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分。 1.如图所示是我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站在水稻基地中做调研的情景,则图中的水稻的高度约为( ) A. B. 12cm C. D. 2m 2.如图所示是清代《乾隆皇帝射猎图》,图中展示了乾隆皇帝捕射野兔的瞬间,若判断他骑射的马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逃窜的野兔 B. 地面的士兵 C. 乾隆皇帝 D. 路旁的树木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B. 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 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 D. 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4.学习完声现象后,小明做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在发声的扬声器旁放置点燃的蜡烛,火苗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 乙图,玻璃罩中空气不断减少时,听到声音变小,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变小 C. 丙图,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乒乓球弹起的角度越大,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 D. 丁图,用硬纸板接触不同的齿轮,有的声音很“尖”,说明声音的音色不同 5.下图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6.《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 B.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 C.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 D.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 7.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速度比乙的小 B. 甲的速度为 C. 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 第4s时,甲、乙相距8m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37分。 8.如图所示,当扬声器发声时,纸盆内的泡沫会跳动,该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产生,扬声器发出的声音是通过_____传入人耳;改变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可改变泡沫跳动的高度。 9.如图所示是某公园安装的噪声检测装置,该装置显示的数字反映的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该装置 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某同学在逛公园时发现一只蝴蝶从身旁飞过,已知蝴蝶翅膀每分钟振动的次数约为300次,此时该同学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它的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 10.小珠用频闪摄影技术研究甲、乙两汽车的运动情况,每隔10秒记录一次位置,如1图所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车,速度越来越大的是 车;如果用图象描述两车运动规律,则2图描述的是 车以上均选填“甲”或“乙”。 11.为了更好的开展春耕和缓解干旱,某市进行人工降雨以增大降雨量,如图所示。人工降雨的原理是:将干冰撒在大气中,干冰迅速 并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有的液化成小水滴,有的 成小冰晶,冰晶在下落过程中 成水滴,形成降雨。以上均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12.如图所示,在“探究冰熔化”的实验时,为了方便观察和记录数据。最好选用 选填“甲”或“乙”图的实验装置,根据实验图象丙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3.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发现其将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驾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距山崖108m时第一次鸣笛,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后又行驶,司机第二次鸣笛。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客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为 ;客车第二次鸣笛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是 s;客车从第一次鸣笛到第二次鸣笛听到回声时所行驶的路程是 m。 14.小海想探究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他设计了如1图所示的实验:在桌子O处放置噪声源采用手机播放音乐且位置固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