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莆田五中2025———2026上学期高一年段历史期中考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座号等信息,正确填涂准考证号码。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第Ⅰ部分(选择题) 单项选择(60分):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在该文化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上述考古发现能直接佐证河姆渡文化中已经( A.种植作物 B.磨制石器 C.饲养家畜 D.打猎捕鱼 2.《史记·殷本纪》载:“帝乙长子曰傲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子谓之纣。”材料表明影响王位继承的主要因素是( A.血缘亲疏 B.地位尊卑 C.长幼有序 D.先帝遗愿 3.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文,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通过考察现存于世的商代甲骨文可以发现大多是向上天祈祷和祭祀的卜辞。这表明早期中国社会() A.带有浓郁神权色彩 B.宗教信仰已经确立 C.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D.最高权力尚未集中 4.下图是 1963 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尊内底铸有铭文 122 字,“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义(yi治理、安定)民”。材料中的“中国”指当时() A.统治的地域中心 B.汉文化影响范围 C.封建政权的称谓 D.中华民族的总称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源于中国古代的“仁、义、信”等思想。中国古代的“仁、义、信”思想属于()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6.春秋战国时期质子制度成为处理诸侯国之间关系的重要方式。中国最早的交质活动发生在东周王室和郑国之间。周平王太子狐“为质于郑”,郑庄公世子忽“为质于周”,史称周郑交质。质子制度反映了( A.旧有统治秩序受到了挑战 B.诸侯争端有效解决 C.周王室与诸侯国地位平等 D.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7.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因社会发展较周边各部先进而自称为华夏。进入战国之后,内迁的各部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这一变化() A.加速了社会转型 B.冲击了贵族政治 C.促进了民族认同 D.推动了战国变法 8.战国时魏国最早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不再以“亲、故”而以“功劳”作为赏赐的标准,此后各国相继效仿并不断推陈出新。由此产生的影响是() A.贵族竞相追逐利禄 B.世卿世禄制度日益瓦解 C.官僚政治得以确立 D.分封制得到进一步发展 9.余英时认为,“中国‘道’的人间性更有一个特点,即强调人间秩序的安排。……(先秦诸子)最后都归结到治国、平天下之道上去”。下列关于百家争鸣各家之“道”,叙述正确的是() A.老子主张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B.墨子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韩非主张控制臣民、加强中央集权以增强国力 D.孔子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10.“亚圣”孟子一生致力于实现其政治理念,他周游列国,不断劝说各国君主,认为:“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孟子的政治理念主要是( A.为政以德 B.仁政 C.隆礼重法 D.兼爱 11.秦统一后,“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历代王朝基本沿袭这种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不同层级行政区划进行治理的方式。我国较早形成了以大一统中央集权、郡县制为主体的治理模式。据此可知,秦朝的这一做法() A.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B.扩大了秦朝统治疆域 C.使我国古代政治文明领先世界 D.根源于历史文化传统 12.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由左右亲信出任,负责起草诰命文书,下达各官也多由御史大夫承转。有些政事皇帝不愿差使丞相,而是直接交与御史大夫办理。可见,秦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