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36811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5-11-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117463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26张,课件,文化,经济,19课
  • cover
(课件网)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为什么有此感? 阶段特征 经济:1.辛亥革命后政府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促进民族工业发展, 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 2.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经济迅速陷入萧条,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政治:1.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中华民国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推动政治民主化、法制化; 2.北洋政府对内专制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孙中山等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相继失败。 思文:1.北洋政府时期各类思潮和主义在中国风行,文化理念呈现多元化, 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的个性解放和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 2.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开展,民主和科学、马克思主义传播并逐步 中国化,思想空前解放,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社会生活: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变迁(改用阳历、剪辫易服、 废止缠足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明显呈现出新旧杂陈的特点。 民国前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 1912 1916 1928 袁世凯统治时期 北洋军阀割据时期 1895 天津小站编练新式陆军 孕育时期 东北易帜,国民党北伐成功 (组织上孕育于李鸿章的淮军与曾国藩的湘军。) 关于北洋军阀的社会性质,有不同的史学讨论,主流有三种: 封建大地主; 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封建买办; 带有封建性质的大资产阶级。 【历史概念】 北洋: 指奉天(辽宁)、直隶(河北)、山东沿海地区。 北洋军阀: 袁世凯建立的军事政治集团。1901年袁氏任北洋大臣,所建军队称“北洋军”。1916年袁氏死后,北洋军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分化为直、皖、奉三系,主要首领先后有段祺瑞、冯国璋、曹锟、吴佩孚、张作霖、孙传芳等。各派系军阀争权夺利,不断发生混战。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从1912年开始到1928年结束。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二次革命 1、对内:袁世凯大权独揽(1912-1916) 1912年 3月10日 (1)袁世凯上台 1913年 3月 宋教仁案 1913年 7-8月 1913年 11月 (2)独揽大权的活动 A. 解散中国国民党 1914年 5月 1914年 年底 B. 《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C.《修正大总统选举法》 总统任期十年,可连任 2、对外:出卖国家主权 1915年1月,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要求 1915年5月,袁世凯被迫签订“中日民四条约” 除第五条部分内容再议外,其余内容全部接受 《二十一条》共计五号二十一款。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号共计四款。主要内容是中国政府“允诺”和“概行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全部特权。 第二号共计七款。主要内容是日本人有在南满、内蒙东部居住、购地、经营商业和开矿等权利。 第三号共计二款。主要内容是将汉冶萍公司作为两国合办事业。 第四号一款。主要内容是所有中国沿岸、港湾岛屿,概不让与或租与他国。 第五号共计七款。主要内容是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充任政治、财政、军事等各顾问。 ———摘编自《中国革命史 (上册)》 ▲中日代表合影(左起:外交次长曹汝霖、外交总长陆征祥、秘书施履本)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3、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5年 10月 1915年 年底 4、革命派的反抗:护国运动 (1)背景 (袁世凯、孙中山、全国人民) (2)过程 1915年底,唐继尧、蔡锷、李 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组织护 国军,发动护国战争。 随后贵州、广西、广东、浙江、 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相继宣 布独立。 1916年 3月 (3) 结果: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 ▲中华革命党党员证 ▲护国战争形势图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课堂探究 袁世凯的复辟之路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