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觉醒年代 革命新声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联合斗争 时 段 表 现 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时期 (1919-1927年) 政治上,北洋军阀统治黑暗,五四运动唤醒民众,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促成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经历短暂春天后又迅速陷入萧条,在夹缝中艰难生存;社会生活上也进一步受到西方影响; 思想上,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思想,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阶段特征 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等领导的民主革命被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五四运动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觉醒年代 01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世界文明发源地有二: 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 ———陈独秀《每周评论》(1919年6月) 巴黎和会期间,中日双方代表围绕山东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日方辩词的主要内容如下: ①日本出兵驱逐了德国在山东的势力,形成对胶州湾的实际占领。 ②根据中日关于“二十一条”的换文,中国方面已“欣然同意”山东问题。 ③英、法等国支持日本战后获得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摘编自《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 假设你是中国代表团的一员,撰写一份中方论稿提纲。 1、山东自古以来便是中国固有领土,日本行为具有侵略性质 2、中国是独立主权国家、英法等国行为干涉了中国内政 3、中国作为战胜国有权收回山东领土 4、“二十一条”是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不应被承认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历史背景 巴黎和会上,强权战胜了公理,中国遭遇严重外交失败,这引发了爱国青年的极大愤慨,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 外交总长陆征祥、驻美公使顾维钧、南方政府代表王正廷、驻英公使施肇基、驻比公使魏宸祖 1919年1月27日,顾维钧指出:“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胶州为中国北部之门户,亦为沿岸直达国都之最捷径路”,在国防上具有重要地位;“以文化言之,山东为孔孟降生,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以经济言之,人口既已稠密,竞存已属不易”,“不容他国之侵入殖民”。 ———石源华《顾维钧:雄辩于巴黎和会上》 “失败的胜利国”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历史背景 过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间 中心 主力 口号 主要方式 结果 5月4日起 6月5日起 北京 上海 学生为先锋 工人(主力)商人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游行示威 学生罢课 工人罢工 商人罢市 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学生被捕,运动推向全国 罢免曹、章、陆职务释放被捕学生; 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特点: 群众性、彻底性、革命性、爱国性、转折性 2.过程及特点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和进步的伟大觉醒 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搏击培育了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 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的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历史意义 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 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 ①马克思主义传播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②觉醒的革命者与觉醒的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