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0610

江苏省南京市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测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8984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江苏省,调研,答案,试卷,历史,测试
  • cover
南京市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研测试 高二历史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学校、班级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晚期,平民“国人”常在“乡校”议论国家大事。郑国大夫然明提议取缔乡校,遭子产反对。子 产认为“大决所犯,伤人必多。不如小决使导,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子产的这一主张 A.继承了原始民主传统 B.维护了贵族的参政特权 C.巩固了中央集权体制 D.保障了民众受教育权利 2.《史记》记载秦的疆域“西至临洮”,但尕日塘秦刻石的发现将秦人足迹延伸到青藏高原地区。石 刻现存36字:皇帝/使五/大夫臣□/将方□/采药□/陶翳以/卅七年三月/已卯车到/此 繄□/前□可/□百五十/里。这一发现 A.实证秦朝在该地区实行有效管理 B.表明秦朝建成全国性道路网络 C.拓展后世对秦人活动范围的认知 D.反映出文献史料的记载不可信 3.图1是甘肃嘉峪关出土的魏晋六号墓彩绘砖(局部),描绘了羌人农业生产的场景。据此可 3 推断,魏晋时期该地区 3 A.优待各族的上层分子 B.推行“改土归流”政策 3 C.加强对西域地区管辖 D.增强王朝统治合法性 4.南京明城墙是现存世界上最长的古城墙,它“据岗垄之脊,控河湖之势”,将钟山、覆舟 3 山、鸡笼山、狮子山,清凉山等天然制高点全部纳入城内。这反映出 3.A.社会习俗影响都城的形态 B.城市布局体现儒家礼制 3.C.防御功能是建城重要考量 D.地理环境决定都城选址 5. 1761年,清朝在伊犁镌刻了《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之碑》,碑文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 镌刻。1792年起,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并于1793 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清政府的上述做法旨在 A.生产方式受中原文明响 C.农耕经济占社会主导地位 B.丝绸之路贸易繁荣 D.耕犁工具基本定型 6. 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调整了对曾国藩集团的政策,改变了过去对湘军既使用又限制的方针, 允许其自主招募军队、任免地方官员。这一举措当时导致 A.太平天国运动全面爆发 B.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动 C.清朝统治根基严重动摇 D.宗藩关系逐渐走向解体 7. 黄遵宪是晚清著名诗人,他的诗紧扣清末的时代脉搏。1896年,他写给梁启超一首七言绝句,诗 中写道:"寸寸山河寸寸金,倚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该诗表达了 诗人 A.向西方学习的求富主张 B.挽救民族危亡的坚定信念 C.对维新变法失败的惋惜 D.建立共和政体的迫切愿望 8. 1922年,中共创办了安源路矿工人夜校,第一批免费入学的60余人全部是路矿工友。为防止反动 当局的破坏,学校对外公开使用的是普通教材,对内则使用《两个工人的谈话》工人和资本家(南 北战争)等自编教材。该夜校的兴办 A.体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推动国民教育体系的建立 C.促进了工农联盟的形成 D.增强工人的革命斗争意识 9.以下是四川攀枝花钢铁厂建设时期一封家书的节选。据此,这一时期 A.人民公社掀起高潮 B.一五计划即将完成 C.三线建设积极推进 D.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10.云南省怒江州多为高山陡坡,生产生活条件落后。2016年起,政府实施了易地搬迁工程,99. 6万人从深山搬到城郊和乡镇。搬迁后,政府采取公益岗位托底就业,通过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 推动移民就业。这些举措 A.有助于打赢脱贫攻坚战 B.表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C.深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提高基层群众的自治能力 11.古希腊人凭借自己的组织能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