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你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中国历史家认为,自公元220年汉代覆亡至581年隋朝兴起,当中是一段长期混乱和令人失望的时代。中国北部不少地方人口为之减少……既然缺乏有效的中央政府,每遇灾荒,人民呼吁无门,其痛苦的情形不言而喻。———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南北朝”的名称反映了政治分裂的事实,它同样表明中华文明领域的扩张和多样化,这是帝制中国历史上极具开创性的、划时代的时期。 ———卜正民等《哈佛中国史·分裂的帝国:南北朝》 大一统秦汉 大分裂 三国两晋南北朝 大一统隋朝 统编版|纲要上|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课 “大一统”秩序的重塑之路 ———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程标准】 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 认识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的新成就. 【画一画】根据教材和所学知识,绘制这一时期的政权更迭示意图。 魏 蜀 吴 两晋 南朝 北 朝 一、三国与西晋 1.三国鼎立 国号 创立者 都城 魏 略占上风 蜀 加强了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 吴 曹丕 刘备 孙权 洛阳 成都 建业 利于民族交融 2.西晋与五胡内迁 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灭蜀; 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 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八王之乱暴发; 八王之乱,是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参与者为司马亮、司马玮两王;第二阶段参与者为司马伦、司马冏、司马乂、司马颖、司马颙、司马越六王,因《晋书》将两个阶段的八个诸侯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 北方残破,矛盾激化(阶级、民族) 一、三国与西晋 2.西晋与五胡内迁 活动1:请在图中画出“五胡”所指民族?并根据教材及所学思考五胡内迁的背景与影响? 背景 1.统治阶级为补充兵源及劳动力; 2.中原内乱; 3.少数民族生存需求。 影响 1.激化民族矛盾; 2.促进民族交融; 3.北民南迁推动江南开发。 一、三国与西晋 1.东晋与士族专权 317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异哉,晋氏之有天下也!自雒阳荡覆,衣冠南渡,江左侨立州县,不存桑梓。 ———《史通·邑里》 (晋元)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 ———《晋书·王敦传》 东晋政权是士族共治的产物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 九品中正制使士族成为专制皇权的对立物 ———阎步克 活动2:根据材料指出东晋的政治特点?及其选官基础? 士族专权(门阀政治) 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上上 一品 上中 二品 上下 三品 中上 四品 中中 五品 中下 六品 下上 七品 下中 八品 下下 九品 五品 六品 七品 八品 九品 一品 二品 三品 四品 中正九品 官品九品 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势族 二、东晋与南朝 材料 东汉时期,士大夫以经术起家,凭借特有的文化权力日益“士族化”,依靠“累世经学”以达到“累世公卿”的目的。曹魏时期的世家大族式家族组织具有血缘家族的一般性质和功能,又有明显的政治、军事色彩,随着九品中正制的出现,其政治色彩日渐突出。以士大夫官僚为核心,形成家族式政治集团,随之发展成门阀士族。在两晋的门阀专政下,士庶之分如天地之隔,连士族中的卑门和高门在权力上也有着天差地别,朝廷的要职多由高门门阀出身的人担任,并由以王、桓、谢等大姓为代表的北方士族垄断政权,封锢山泽,依官品占田。 ———摘编自徐国富等《浅述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制度》 门阀政治(士族专权) ①概念:士族: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特权,形成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