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2406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同步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5-11-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318917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交融,PPT,28张,课件,同步,民族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下的民族交融 隋唐盛世民族关系发展与民族认同 制度创新与政治文明认同 文化繁荣与文化认同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墓,出土于山西大同,属于鲜卑政权北魏的早期墓葬。 墓葬主人司马金龙,出身东晋皇室后裔,后担任北魏朝廷重臣。 屏风上绘制内容均取材于《列女传》,继承了战国、东汉漆画的传统。 北魏司马金龙墓 漆画屏风 一件鲜卑政权文物, 为何尽是汉文化元素? 中华文明为何能穿越近四百年 的分裂,走向隋唐盛世? 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 2.认识民族交融与江南开发的新成就 课程标准 据下列地图和教材叙述,绘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示意图,指出其中的阶段性特征。 政权更迭 吴 229-280 宋 陈 东汉末年 魏 220-266 蜀 221-263 十六国 304-439 西晋 266-316 东晋 317-420 北魏 齐 梁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隋 581 南朝(420-589) 北朝(439-581) 政权更迭 分裂割据,政权更迭频繁;局部统一;民族交融 中央势弱 皇权衰微 1、三国时代 魏国: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东汉灭亡 汉国: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 吴国: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国号吴 一、三国与西晋 为什么是三国?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一、三国与西晋 材料:两晋之交,中国历史处于急剧转折的关头。晋廷的内讧、藩王的纷争,加剧了司马氏统治的腐化与衰弱,而“五胡”的内迁则直接造成了西晋在北方政治的崩溃。 ———王永平《晋宋社会政治史论》 外部:民族矛盾激化 内部:①宗室争夺中央权力 ②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材料: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 ———《晋书·惠帝纪》 思考:西晋的统一是短暂的,结合教材说说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如此短暂? 2、西晋的短暂统一 一、三国与西晋 五胡内迁 八王之乱 2、西晋的短暂统一 一、三国与西晋 1.东晋与士族专权 317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异哉,晋氏之有天下也!自雒阳荡覆,衣冠南渡,江左侨立州县,不存桑梓。 ———《史通·邑里》 (晋元)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 ———《晋书·王敦传》 东晋政权是士族共治的产物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 九品中正制使士族成为专制皇权的对立物 ———阎步克 活动:根据材料指出东晋的政治特点?及其选官基础? 士族专权(门阀政治) 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上上 一品 上中 二品 上下 三品 中上 四品 中中 五品 中下 六品 下上 七品 下中 八品 下下 九品 五品 六品 七品 八品 九品 一品 二品 三品 四品 中正九品 官品九品 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势族 二、东晋与南朝 士族门阀 1.东晋与士族专权 二、东晋与南朝 不止琅琊榜,还有琅琊王 六朝至唐中叶,是贵族政治最盛的时代……这个时期的贵族制度,并不是天子赐予人民领土,而是由地方有名望的家族长期自然相续,从这种关系中产生世家,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