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5187

第8讲 声现象 课件(共36张PPT) 2026年中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辽宁)

日期:2025-11-2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48677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复习,专题,一轮,物理,中考,2026年
  • cover
(课件网) 第8讲 声现象 第二部分 声学、光学、热学 知识梳理 1 重点突破 2 课堂检测 3 知识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 产生:声音是由物体_____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作 _____。 2. 声音的传播 (1)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真空_____传声。 (2)形式:声音在介质中以_____的形式传播。 振动 知识梳理 1 声源 介质 不能 波 (3)声速: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_____和_____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v固____v液____v气。15 ℃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m/s。 (4)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声音。人能分辨出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至少比原声晚 _____s,或人与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_____m(15 ℃ 情况下)。 种类 温度 > > 340 0.1 17 知识点2 声音的特性 1. 音调——— 表示声音的_____。影响因素:与发声体振动的 _____有关。振动越快,音调越_____。 (1)频率:物体振动的_____与_____之比叫作频率(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符号是_____。 (2)超声波与次声波:人们把高于_____Hz的声波叫作超声波,把低于_____Hz 的声波叫作次声波。 高低 快慢 高 次数 所用时间 Hz 20 000 20 2. 响度———表示声音的_____。影响因素:与发声体发声时的 _____和人距离发声体的_____有关。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_____;人距离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_____。 3. 音色———反映每个物体发出的声音特有的品质,也叫_____。影响因素有发声体的材料、_____等。 强弱 振幅 远近 大 小 音品 结构 注意:(1)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与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度有关。发声体越短、越细、越紧时,振动的频率越高,所发声的音调越_____。 (2)波形图对应声音的特性:_____不同,波的形状不同;_____不同,波形的疏密程度不同。如图是两种声音的波形 图,这两种声音的音调_____。 高 音色 音调 相同 知识点3 声的利用 1. 声音可以传递_____,如利用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B 超检查等;利用次声波监测地震、台风、核爆炸等。声音还可以传递_____,如超声波清洗机、超声波除结石等。 信息 能量 知识点4 噪声 1. 定义: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发声体做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把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称为噪声。 2. 等级与危害: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人耳感知声音_____的等级。_____dB 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dB。 无规则 强弱 0 90 3. 控制:防止噪声产生(在_____控制噪声)、阻断噪声传播 (在_____控制噪声)、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_____控制噪声)。 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人耳处 1. [2024 湖北]宋代苏轼在《琴诗》中问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中的琴声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 ) A. 琴弦 B. 匣子 C. 指头 D. 耳朵 A 重点突破 2 重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024.10) 2. [2025 阜新模拟] 古诗《鹿柴》中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 响”,诗人听到的人声是由声带_____产生的。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振动 大于 重点2 声音的特性(2 年2 考) 3. [2025 辽宁] 如图,陶笛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乐器。吹奏时,手指按在不同的音孔上,是为了改变它发出声音的( ) A. 音色 B. 响度 C. 音调 D. 声速 C 4. [2025 沈阳一模] 鸟鸣清脆如玉,琴声婉转悠扬。我们能够分辨出鸟鸣声和琴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声速 C 5. [2025 阜新模拟] 如图所示为老发烧友们喜欢的唱机,随着唱片转动,唱针在黑胶唱片沟槽中_____而发声,这个声音的 _____比较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