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1讲 物态变化 第二部分 声学、光学、热学 知识梳理 1 重点突破 2 实验过关 3 跨学科实践 4 课堂检测 5 知识点1 温度与温度计 冷热程度 知识梳理 1 摄氏度(℃) 热胀冷缩 38.5 量程 分度值 全部浸入 相平 单位 知识点2 物态变化 1. 认识物态变化 固 液 吸 液 固 放 液 气 吸 气 液 放 固 气 吸 气 固 放 2.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方 式 发生 部位 发生 条件 剧烈 程度 影响因素 有无气泡 相同点 蒸 发 液体 表面 任何 温度 ①____ 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表面空气流速越快,蒸发越②_____ 无 都是汽化现象,都要⑤_____ 沸 腾 液体表面和 内部 达到沸点且 吸热 ③____ 气压越高,液体沸点越④_____ 大量气泡 缓慢 快 剧烈 高 吸热 3. 雾(露)、“白气”、冰雹、霜的形成 (1)雾(露)是温度高于0 ℃时,水蒸气遇冷_____成的小水滴,该过程_____热。 (2 )“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____成的小水珠,该过程_____热。 液化 放 液化 放 (3)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时_____成小水珠,小水珠遇到强冷气流时_____成小冰珠,当冰珠足够大时降落到地面就是冰雹,整个过程_____热。 (4)霜是温度低于0 ℃时,水蒸气_____成的小冰晶,该过程_____热。 液化 凝固 放 凝华 放 4. 晶体与非晶体 类型 晶体 非晶体 实例 海波、冰、石英、各种金属等 石蜡、松香、玻璃、沥青、塑料、橡胶等 图像 续表 特 点 熔 化 熔化前(AB段):固态,吸热,温度①_____ 熔化时(BC段):②_____态,不断吸热,温度③_____ 熔化后(CD段):液态,吸热,温度④_____ 熔化时不断吸热,温度⑤_____,⑥_____熔点(固定的熔化温度) 固液共存 升高 不变 升高 升高 无 续表 特 点 凝 固 凝固前(EF段):⑦_____态,放热,温度⑧_____ 凝固时(FG段):⑨_____态,不断⑩_____,温度不变 凝固后(GH段): _____态,放热,温度 _____ 凝固时不断放热,温度 _____, _____凝固点(固定的凝固温度) 降低 液 固液共存 放热 固 降低 降低 无 1. [2025 铁岭模拟] 饮用温水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帮助身体吸收营养物质,适合饮用的温水的温度范围是( ) A. -10~0 ℃ B. 0~10 ℃ C. 30~40 ℃ D. 90~100 ℃ C 重点突破 2 重点1 温度与温度计(2 年2 考) 2. [2025 葫芦岛模拟] 在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小明的实验操作如图甲所示,不当之处是_____;改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测得水的温度是_____℃。 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32 重点2 物态变化的辨识及吸放热判断(2 年2 考) 3. [2024 辽宁] 刚煮熟的鸡蛋从热水中取出后,表面的水很快不见了,这是因为水发生了( ) A. 汽化 B. 凝华 C. 熔化 D. 升华 A 4. [2025 辽宁] 厨房不仅是加工食材的场所,也是充满物态变化的“实验室”。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瓶矿泉水,过一会儿瓶外壁变湿了,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 ) A. 液化 B. 熔化 C. 凝固 D. 汽化 A 5. [2025 沈阳模拟] 我国辽阔无垠,“五一”假期东北多个地区突降大雪,一夜封门。下列现象中与雪形成时的吸、放热情况相同的是( ) A. 雾绕山峦 B. 冰雪消融 C. 湖泊干涸 D.干冰变少 A 6. 古代典籍[2025 鞍山一模] 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里记载了铸造“鼎”的方法:在油蜡上刻上图案,然后在油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壳,干燥之后,“ 外施火力炙化其中油蜡”,油蜡流出形成空腔,在空腔中倒入铜液,待铜液冷却后,“钟鼎成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炙化油蜡是熔化 B. 炙化油蜡的过程需要放热 C. 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华 D. 铜液冷却成钟鼎的过程需要吸热 A 7. [2025 苏州] 如图所示,用镊子取几块干冰放入瓶中,将气球套在瓶口。干冰因_____变为气态,使气球逐渐变大,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