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养专项卷二 多选题 一、光学 1. 如图是用手机拍摄“水滴映像”时的情景,玻璃板上滴上很多小水滴,玻璃板下面一定距离的位置放置一张花朵的照片。透过每个水滴都能看到花朵倒立、缩小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每个水滴都相当于凹透镜 B. 透过水滴看到的是花朵照片的实像 C. 水滴到花朵照片的距离大于水滴透镜的二倍焦距 D. 手机屏幕上显示的丰富色彩是由红、绿、黄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 2. 学科融合素描通过线条和阴影的变化来体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物体上亮的部位称为高光,暗的部位称为阴影。如图所示的是球和铅笔的素描,从物理学的角度思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高光部位一定是光在球面上发生镜面反射形成的 B. 阴影部位是球的像 C. 根据亮暗程度可推测光源在球和铅笔的右侧 D. 日食的形成原因和球的阴影部分形成原因相同 3. 将凸透镜及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完成如图甲所示的成像实验,记录每次成清晰的实像的物距u, 像距v、物像间距L(u+v) ,绘出如图乙所示的图线(f 为焦距) ,经查阅资料发现,在物理学中,有一个凸透镜成像的“新概念”:放大率n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当物距u=1. 5 f, 烛焰成清晰的实像时,放大率n=2 B. 移动蜡烛每次成清晰的实像时,蜡烛与光屏的间距的最小值为2f C. 经分析,图中a 的值为3 f D. 当烛焰成清晰实像时,在凸透镜前面放一个凹透镜,移动光屏再次得到清 晰的像,此时放大率n 变小 二、热学 4.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藻上冒着点儿热气……”,上面的文字节选于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关于文中所涉及的一些现象,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 A. “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B. “结冰”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C. “热气”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 D. “冰”是非晶体,没有熔点 5. 《齐民要术》中对醋的制作工艺有记载:“作大豆千岁苦酒(醋) 法:用大豆一斗,熟汰之,渍令泽,炊曝极燥,以酒醅灌之。任性多少,以此为率。”蒸煮是酿醋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如图是将大豆进行蒸煮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煮大豆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的 B. 将木柴架空一些,火燃烧得更旺,可以提高木柴的热值 C. 蒸煮时,水温会升高至沸点,但水的比热容基本不变 D. 蒸煮的过程中,能闻到大豆的味道是发生了扩散现象 6. 如图甲是某仿真发动机小汽车,点燃发动机的酒精炉后,发动机会使车运动起来,科创小组准备网购一个该仿真发动机小汽车进行研究,从网上了解到A、B 两款仿真发动机小汽车的能量数据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发动机工作过程将酒精的化学能最终转化为小汽车的机械能 B. 酒精燃尽后,酒精所产生的能量消失了 C. 要想提高发动机效率,可以让发动机工作更长时间 D. 由图乙的参数可知,应选择热效率更高的A 款仿真发动机小汽车 三、力学 7.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关于下列诗句与涉及的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 A.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的“挽雕弓”“射天狼”是动能转化为弹 性势能 B.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飞流直下”是水的重力势能转化 为动能 C.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中蓬头稚子钓鱼时用的鱼竿是费力杠 杆 D.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中“逐水流”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 持 8. 体育赛事 中国乒乓球队包揽2025 年 WTT 新加坡大满贯五项冠军。下列关于正在空中运动的乒乓球(不计空气阻力)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所受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 B. 惯性越来越大 C. 乒乓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D. 若乒乓球所受外力突然消失,乒乓球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